中新网合肥3月18日电 (记者 吴兰)近日,引力波刷爆中国普通民众朋友圈,科普知识成了公众关注的热点。在安徽合肥的科学岛上,有一个“80后”博士科普团队,6年来一直致力于将“象牙塔”里的专业科学知识转化为“趣味性”科普知识,让科学的种子撒落江淮大地,植入中小学生、普通民众心里。
2010年4月,为充分发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传播的优势,普及科学知识,让民众“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来自科研一线、拥有博士学位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成立了“蒲公英”科学志愿服务队。
据介绍,目前,“蒲公英”科学志愿服务队已有近百位30岁左右的青年科学家。他们通过趣味实验、实地观察等形式,进入课堂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社区,向民众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开展科学传播活动。截至目前,该博士志愿团队已提供400多人次的服务,工作时间6400多小时,面向约10万人次公众传播科普知识。
今年2月,“蒲公英”科学志愿服务队获得由中宣部、中组部和中央文明办等联合颁发的“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
18日,“蒲公英”科学志愿服务队触角进一步延伸,在合肥市半岛社区设立了该市首个“蒲公英科普志愿宣城活动站”,打造社区居民就近学习科普知识的平台。
当日,在半岛社区蜀景园小区内,10位研究强磁场、激光、大气环境的博士,带着该院部分最新研究成果,与此间民众进行一场“接地气”的“公众健康科学”科普传递,让最新科研成果走进普通人生活,让寻常百姓领略科技的力量。
84岁的曹凤英和83岁的沈先英都来“围观”,她们还特意体验了一下不用抽血,就可检测身体血糖等多项指标的——“血糖检测仪”的厉害。此外,还见识美国、德国研发的“308nm准分子激光皮肤治疗仪”、中科院安光所研制的中国首款“308nm准分子激光皮肤治疗仪”。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第一科技人力资源大国,但科普人员仅有200万人,其中专职的科普讲解人员更只有约2万人。
“蒲公英”科学志愿服务团负责人陈套表示,科普是当前科技领域的“供给侧”。在当今一些重大社会事件的背后,总能找到民众科学素质不高和亟需科普的影子。科技知识的缺乏导致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形成,公众科学素质不高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例如,抢盐、抢板蓝根的事件。
他说,科学意识和科学理念培养了解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这比原本科学知识更重要,由此可见科普的重要性。“蒲公英”科学志愿服务队就是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将科学知识像蒲公英种子一样传给大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