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石景山小学学生在石景山五里坨民俗陈列馆院里舞起长龙,市民以民俗体验的形式感受“二月二龙抬头”的喜兴。本报记者 刘平摄
不舍
一把椅子的小理发馆送别“最后的龙抬头”
附近找个地方,咱都别散了
本报讯(记者张硕)一大早,白纸坊宏建北里一片即将改造的棚户区前热闹起来。今天是“二月二,龙抬头”,宏建北里南口的小理发馆,也迎来了众多的顾客——想必这便是它的最后一个忙碌的龙抬头了。
这是一个只有4平方米的小店,里面仅有一把椅子,理发师也只有一人,没有店名、招牌。早上8点多,一位大妈站在门口抱怨着,“说是吃早点去了,怎么还不回来?”
临近9点,50岁的理发师曹各章匆匆走了回来,“今天是龙抬头,恐怕没时间吃中午饭啦,所以早上得多吃点儿。您急个啥,龙抬头您第一位,您还不知足。”曹师傅一边笑呵呵地跟大妈“顶嘴”,一边把大妈请到了小店的椅子上。还没戴上白布单子,又有一对老夫妇步履蹒跚走进小店,4平方米的小店,顿时“转不开身”了。
曹师傅介绍,他是河北涞水县农村人,上世纪80年代,他来北京投奔大爷,他在理发馆跟挺有名儿的老师傅学了手艺,找街道办了个执照,在此开设一间小理发馆。小店开业那是在1990年。“当时街道照顾居民们理发不便,就让我在这儿干了,也解决了我的吃饭问题。”其实这间小房,也并不是正式的平房,而是从旁边平房接出来的一小间。因此,多年过去,这里始终没有扩大,一把理发椅子的“规模”保持至今。
“我老伴93岁啦。”曹师傅忙着给老爷子理发,老大婶就跟记者聊了起来。这老两口家住在几百米外的右安门内大街。“好多老街坊都习惯在他这儿理发了,远点儿,就当锻炼身体吧。”
“26年了,一开始人家上门理发,后来岁数大了,只能打电话约我上门理发。”曹师傅说,宏建北里的拆迁改造在即,他这个小店,恐怕用不了多少日子也将搬迁停业。“一直就是这个条件,我也养活了自己一家人。女儿已经大学毕业了。”
如此之小的一个店,连曹师傅自己都说,这是当年附近缺乏理发馆的“特殊产物”,“我岁数也大了,咱这手艺跟不上时代了,这样的小理发馆,怎么能不被社会淘汰啊。”
然而他也并不甘心从此停工,很多老顾客们早已习惯他的手艺。“拆迁之后,我尽量在附近找个地方,无论是您来店里,还是我去您家,咱都别散了。” 文并 摄 J233
忙碌
理发师预约全满
本报讯(记者于建)“二月二的预约已经满了,对不起了,各位。”昨天,理发师小张在朋友圈告知大家。由于今天是农历二月二,也是民间认为“龙抬头”的日子,因此理发的市民特别多。
在双井一家理发店工作的小张说,早两天,就有顾客通过微信和他预约今天剪头发,“说一定要今天剪,这个日子特别好。”来跟小张预约的多是男性,“好像男顾客特别重视这个日子。”
民俗专家称,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本报记者 刘航 摄
爱心
居民组成理发队义务为老人理发
本报讯(记者王琪鹏)“大妈,您今年得八十多了吧?”“八十多的时候我还骑自行车到处逛呢!我九十啦!”昨天下午,东城区长青养老院里来了一群特殊的理发师。
“理发师”郑玉芳介绍,这支爱心理发队是社区一位大姐发起的,主要是为了方便行动不便、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为老年人义务理发”的倡议发起后,迅速得到社区里一些居民的响应。他们请来退休的理发师傅开办了培训班,还买来了理发工具。现在,这支爱心理发队的固定成员为12人,不但承担了长青养老院140多位老人的理发任务,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四,他们还定期来到居委会为社区里的老人们理发。“谁家老人有需求,只要来居委会登记,我们就上门理发。”郑玉芳介绍,爱心理发队的成员绝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但是大家一听是为老人服务,都特有干劲。有一位成员的同事家住丰台南苑,听说后也加入了理发队,每次都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过来。J219
净匾
人员变了,老传统还要传承
本报讯(记者贾晓宏)今天是农历“二月二”。早上8时,位于前门大栅栏的同仁堂药店里响起了悠悠的古韵声,同仁堂药店的3名年轻员工,身着正装、戴着白手套,在百名同事的注视下,轻轻地擦拭店内的牌匾。这既是净匾,也是敬匾。
“净匾祈福运,抚匾温堂训。”同仁堂有关负责人说,“人员变了,老传统还要传承;年代变了,文化更要代代相传。”净匾是文化的强大载体。现在,坚持了6年的净匾文化已经成为同仁堂药店的“模式”,今后还将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年年净匾,年年新”。今年担任净匾任务的三名同仁堂药店员工中,有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有登上全国医药流通领域岗位技能竞赛决赛的执业药师,也有“85后”的大学本科毕业的饮片调剂员。净匾让每位员工都对同仁堂文化怀有崇敬之情,让同仁堂的精神在新人手中传承发扬,“对诚信和传统技艺的坚守不能随着时代发展就变了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