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天津1月22日电(记者 刘家宇)为纪念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Emile Licent, 1876-1952)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位于天津外国语大学院内的北疆博物院22日重新面向社会开放。
北疆博物院旧址由法国天主教会出资修建,1922年建设三层馆舍,1925年至1930年相继建成陈列厅和南楼,与北楼连接形成一座工字型建筑。北疆博物院曾藏有生物标本20余万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学文献宝库,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院”,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
2014年,天津自然博物馆以建馆百年暨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为契机,正式启动了北疆博物院的全面复原工作。北疆博物院的修缮,整体秉承修旧如故的原则,对室外地面、建筑外墙、室内装饰、墙体、地面等处进行了维护与修复。
陈列室的布展,复原了当年一楼展出地质学、古生物学、史前学和人种学藏品,二楼展出现生动物学与植物学藏品的展出格局。目前陈列室的所使用的铁展柜,均为当时北疆博物院展览所用。同时,增设了LED照明设备与温湿度监测设备,在恢复旧貌的前提之下,最大程度地提升展示效果、保护藏品。
原保存于北疆博物院的20余万件藏品,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总体上得到了较为妥善的管理。为了确保安全,避免让这些尘封百年的珍贵藏品在建筑修缮改造和布展时受到人为损坏,天津自然博物馆制定了科学、详细、周密的藏品搬迁计划,并严格依照计划执行实施。
此次共展出各类标本化石近2万件,桑志华在甘肃庆阳、内蒙萨拉乌苏、河北泥河湾及山西榆社四大地区发掘的古哺乳、古人类化石,包括披毛犀、野驴骨架及河套人牙等珍贵藏品,均在此次展出之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