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韩文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2015-11-27 10:31:3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为“十三五”时期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建议》指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这既是对过去30多年我国发展经验的总结,也为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统筹两个大局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的需要

  当前,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以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各种优惠贸易安排方兴未艾,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由以往的重点削减边境措施壁垒转向更加注重削减边境后措施壁垒,竞争中立、环境保护、劳工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成为焦点,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为越来越多国家接受。这种情况下,全球经济既有相互依存加深的一面,也有因区域优惠贸易安排而相互割裂的一面。特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等高水平自贸区加快建设,将深刻影响全球经贸规则走向。我们要深刻认识、正确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把外部环境变化当作谋划国内发展不可忽视的变量,努力实现最佳政策设计和最优发展结果。

  (二)统筹两个大局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弱化,出口增速明显放缓,进出口更趋平衡发展;利用外资结构优化,对外投资势头强劲,出现双向投资并驾齐驱的新格局。中国经济增长正在转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有利于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原有动力明显减弱,亟待把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统筹协调起来,把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布局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常态下,中国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加离不开中国,更加需要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

  (三)统筹两个大局是适应国际社会新期待的需要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第一大经济体的总量差距还在缩小。中国是第一大货物出口国和重要的原油等能矿产品进口国,外汇储备居全球首位,对外投资跻身世界前列。这样的块头,使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增加投资和经济援助,在国际事务中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正当权益。发达国家希望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需要适应新角色,找准新定位,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战略思维,把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和适应国际社会期待更好地结合起来。

  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相互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存在。统筹两个大局,就是要充分认识这两个大局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把两个大局兼顾起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两个大局之间相互借助、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为此,要妥善处理几方面关系。

  (一)妥善处理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有一个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相互推动的过程。开放是手段,目的是促进国内发展。同时,国内发展进入新阶段、面对新形势,也会对开放提出更高要求。开放是双刃剑,既带来机遇也带来风险。当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开放红利正在消退,国内发展需要注入新的动力,我们要积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倒逼和推动深层次改革,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同时,要把握好开放的节奏、力度、范围,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二)妥善处理发挥自身优势与利用外部条件的关系

  推动发展需要认清和发挥自身优势,找准和挖掘自身潜力。我们拥有国内市场潜力大的优势,13亿多人的消费结构升级,必将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这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可靠依托。我国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正在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换跃升。我国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等多方面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统筹两个大局,就要在扩大开放中取长补短,做好自身优势与国外市场、资源、要素的对接,使自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国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三)妥善处理立足自身国情办好自己事情与遵循国际规则履行国际责任的关系

  我们推动发展,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时也要认识到,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发展态势和政策举措势必产生日益增大的国际外溢效应。比如,我们搞好扶贫攻坚,也将为国际减贫事业作出贡献;我们加强节能减排,也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我们在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中要按国际规则办事,在调整国内政策和法规制度时也要考虑外部性或溢出效应。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利益,我们要积极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

  (四)妥善处理中国自身发展与世界共同发展的关系

  现实世界是由不同国家组成的,客观上存在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利益关系问题。从全人类的角度讲,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是统一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就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在国际交往中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义字当头,同时要坚持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不搞零和思维,而是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努力实现互利共赢,构建和谐世界。

  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需要着力做好重点领域各项工作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领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重点领域的工作之中。

  (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是对外开放大战略,也是国内区域发展大战略。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沿线相关国家共商建设大计,共推建设项目,共享建设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就是与相关国家加强政府间协商交流,就各自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为务实合作和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设施联通,就是与相关国家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亚洲内部和亚欧非的基础设施网络。贸易畅通,就是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商签优惠贸易安排,提高经贸合作水平。资金融通,就是与相关国家深化金融合作,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结算,共同筹建运营亚投行等开发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为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民心相通,就是与相关国家开展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增强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民意基础。“一带一路”建设将使我国西北、西南、东北等沿边地区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和核心区,也有利于内陆地区的交通、产业等优势向四面八方延伸,有利于充分发挥沿海地区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作为改革创新排头兵的作用,有利于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越是统筹兼顾得好,“一带一路”建设就越能够顺利推进。

  (二)在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快速调整,许多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很大,企业的工程承包能力强,通常还有融资支持,这为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带来了机遇,提供了条件。国际产能合作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重要抓手和契合点。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要把适应国内外两方面需要结合起来:一是适应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要把国内过大的存量产能降下来,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带动性价比高的装备出口,优化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适应发展中国家完善基础设施和健全产业体系的需要,推动其工业化进程,同时要避免把高污染高排放的产能向外转移。还可开展三方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在国际产能合作中实现双赢多赢共赢。

  (三)在协调推进内外贸易和双向投资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当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已紧密地连通在一起,相互之间的影响既很快捷,也很直接。目前我国不少农产品的国内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进口压力较大,对国内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产生影响。一些进口依存度高的商品,如大豆、能源矿产等,如果进口大起大落,也会对国内外市场稳定带来风险。必须树立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的意识,通过合理调节进出口,保障国内市场稳健运行,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趋向均衡。要着眼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积极有效利用外资。要顺应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发展的趋势,加快中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跨国企业。既要防止产业空心化,又要促进产业高端化。总之,要更加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努力形成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四)在推进自贸区建设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自贸区是当前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载体。面对各类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的态势,我们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落实好已生效的自贸协定,在条件成熟时推出已有自贸协定的升级版。抓紧打造新的自贸区,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致力于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在国内,要建设好运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在试验区内探索实行与高标准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及时总结上海、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新鲜经验和有效做法,条件成熟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使国内自贸试验区探索与国际自贸区建设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五)在参与全球治理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中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超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明显增多。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上升,我国已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和全球治理的前台。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落实减排承诺。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与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对话协调,巩固二十国集团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的地位。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积极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增加对外援助,扩大科技教育、医疗卫生、防灾减灾、环境治理、野生动植物保护、减贫等领域对外合作和援助。加强反恐、防扩散等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总之,世情国情的发展变化,都使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积极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主动塑造有利于我国和世界共同繁荣发展的外部环境。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