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杨思琪 李思思)寒潮来袭,26岁的张晶感受到的不仅是天气的寒冷,还有生意的冷清。
“我们的生意好像也遇到了罕见严冬。”张晶在哈尔滨一家大型专业商场做导购员已经5年了,“虽然正值销售旺季,但顾客非常少。”
这家以销售昂贵皮毛服装而闻名的商场,在这个近年最寒冷的年份却面临销售低迷。
入行多年的皮草销售顾问张雷表示,最近三年来,买皮草送礼的人数急剧减少,皮草市场呈现冷清的状态。
一项关于中国奢侈品消费的调查表明,馈赠送礼是购买以皮草为代表的奢侈品的主要目的之一。
专门跟踪全球奢侈品市场的美国贝恩公司发布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奢侈品销售额大幅下滑,2014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另据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15年,83%的奢侈品牌在中国有不同形式的关店行为,预计该比例在2016年将达到95%以上。
与奢侈品消费下滑形成对比的是,201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名义增长10.7%,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分析人士指出,以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对“四风”为代表的中国反腐倡廉新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
与此同时,另一个暗藏着灰色消费的购物卡行业也举步维艰。
目前,全国部分商场要求购物卡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不记名卡面值不得超过1000元”,“一次性购买一万元以上购物卡需出示有效证件”……诸如此类的规定,令曾风靡一时的购物卡销量大幅减少。
在北京西单商业街,一家名店的销售人员说,最近三年来,单位和个人办理购物卡的数量和数额都明显减少,以购物卡结算的比例也在大幅降低。
随着购物卡销售业务的遇冷,以倒卖购物卡盈利的“黄牛”们生意更是降到冰点。
商场聚集的西单曾是“黄牛”们的一个主要聚集地。他们低价回收购物卡,再用购物卡替购物顾客付款,从中赚取差价。而今,利润的大幅缩水让很多“黄牛”无法再以此为生,要么转行谋出路,要么卷铺盖回家。
来自安徽的“黄牛”秦月华正在犹豫着:春节后是不是就不来北京卖购物卡了,而是在老家做个正经的小生意。
“2010年刚来北京时,以9.3折收卡,以9.6折卖出,钱来得又快又多,尤其是在春节前能大赚一笔,可现在一天连100块都很难赚到。”秦月华说。
在空闲的时间里,她不停地和另一个同行抱怨:“现在的购物卡金额太‘贫气’,大多是三五百元。以前从一家单位就能收购十几万元卡,现在已经很难再遇到那种大客户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冯仕政表示,一张小小的购物卡,曾是“灰色地带”的一张名片。如今它的频频“遇冷”,恰恰成为中国强力反腐的见证。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统计,2015年全年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达36911起,49508人受到处理。
近日召开的中央纪委六次全会指出,中国将持续保持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完善监督制度,密切注意不正之风的新动向、新表现,查找隐形变异的“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