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的首场分论坛充分展示了中国智慧,为亚洲合作发展献计献策。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对外经贸大学等分别编写的《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6年度报告》《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6年度报告》《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6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亚洲作为本轮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重要目的地,其经济一体化进程不仅关系到区域贸易的发展,更是拉动亚洲各国经济增长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2016年度报告》指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中亚和西亚区域经贸合作向外拓展等都表明,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正在加速。亚洲区域经贸整合发展的趋势,将促使处在国际产业中下游的经济体培育和开发龙头企业,重塑国际产业链和价值链,孕育新的世界经济结构,为当前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带来新的生机。
受全球贸易增速大幅下跌和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速出现放缓,引发了诸多对新兴经济体未来发展的担忧。对此,《博鳌亚洲论坛新兴经济体发展2016年度报告》给出了答案:E11(20国集团成员中的11个发展中经济体)2015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为4.5%,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持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52.9%,远远高出欧盟和7国集团。“新兴经济体克服种种困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全球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新兴经济体发展的过度悲观情绪是不必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姚枝仲说。
各国发展靠什么?还是实力说了算。《博鳌亚洲论坛亚洲竞争力2016年度报告》表明,亚洲国家的竞争力依旧在全球令人瞩目。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亚洲四小龙”)在37个亚洲经济体中竞争力依旧位居前列。“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亚洲各个经济体都有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动力。但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国家普遍在行政效率、市场开放程度、基础设施和教育等方面领先。因此,效率、开放和创新是保持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说。(经济日报记者 禹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