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对去年一些抽检不合格奶粉企业的审计报告显示,有17家企业仍然存在质量管控问题。《经济日报》记者注意到,这17家企业中有9家为羊奶粉企业,其中8家来自陕西省。
陕西是国内羊乳生产基地之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陕西省有21家羊乳企业,羊奶粉产量7万吨,产值60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5家,位居全国第一。业内专家介绍,陕西羊奶粉产量占全国近95%,全国10罐羊奶粉中有9罐出自陕西。如此大的市场份额却频现“质量门”,这个曾经被地方寄予厚望的富民产业到底怎么了?日前,记者深入走访了陕西省羊乳生产企业和行业专家,一探究竟。
行业品牌呈现小多乱格局
“80后”母亲王艳年前喜得贵子,但最近在孩子的哺乳问题上犯了愁。“羊奶粉含有200多种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比牛奶更容易吸收,而且不易上火,价格实惠。但最近看新闻说,国内羊奶粉又出事了,这让我很纠结,还要不要给孩子继续吃羊奶粉?”
王艳的纠结正是国产羊奶粉企业市场和生存现状的现实写照。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婴幼儿奶粉的关注,被称为“奶中之王”的羊奶粉逐渐兴起并受到市场的追捧。但其后起优势背后也出现“短板”:质量管控粗放。据国家食药监总局此次针对不合格羊奶粉企业的审计报告,主要问题在于:涉嫌编造检验记录、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监测能力不足、主要供应商制度不健全、羊乳产品硝酸盐、钠、阪崎肠杆菌指标不合格等。
“我国羊乳企业的总体发展现状是良种不良,品牌不亮,效益不高,产业不大。”农业部奶山羊研究室主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曹斌云指出,目前,羊奶粉总产量在整个乳品行业占比不到3%,国内的奶山羊良种率不到50%,日产奶量不到欧美奶山羊产奶量的一半。此外,全国上百个羊奶粉品牌,单品销售超亿元的寥寥无几,整个行业品牌呈现出小、多、乱的格局。
在陕西省乳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郑子国看来,国内羊奶市场起步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羊奶粉制作标准严重滞后,从奶源管理到生产过程,羊奶粉质量精细化管控滞后,很容易出现问题。
“质量问题背后是管理不到位,管理问题的实质是人才问题。”陕西省渭南市食药委副主任王耀峰认为,羊乳企业的管理问题集中体现在对国家标准理解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和检测水平不过硬三个方面,归根结底在于整个羊乳企业的人才短缺。王耀峰解释说,一是由于陕西的羊乳企业大多位于杨凌、富平、陇县等经济欠发达的城乡接合部,招不到人才、留不住人才;二是陕西羊乳生产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底子薄,规模小,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资金投入不足。
王耀峰的说法也得到了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刚的认可。尽管该公司已成长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但人才短缺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现有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培养成高素质管理技术人才尚需时日,应届大学毕业生要么招不来,要么招来的大学生留不住,稍有经验就会跳槽”。
转型升级须打好组合拳
陕西羊奶粉“质量门”对国内羊乳业有何启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速的背景下,羊乳企业如何实现追赶跨越?
走进金牛乳业智能新工厂,记者看到“机器”和“智慧”已渗透到企业生产的主要环节。王志刚表示,针对国家食药监总局审计报告中提到的问题,公司经过整改,目前产品质量及车间环境质量控制均符合国家标准。
在陕西红星乳业,公司董事长王宝印表示,针对国家食药监总局审计中发现的检测能力不足、主要供应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企业迅速投资2000多万元对审计提出的问题展开了全方位整改。目前,整改已全部到位,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组的审核验收。
针对羊奶粉企业的质量管控问题,当地政府从优化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对羊奶粉企业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步加强。
“我们建立起了市、县、所三级监管网络,制定了企业‘吹哨人’制度和羊奶粉企业月汇报、季汇总制度,目前正在筹备建立羊奶粉监督检查专家库,实现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王耀峰说。
郑子国表示,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当下,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羊乳标准,规范羊乳市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打造羊乳龙头企业。
曹斌云则认为,还应从加大科技投入、加快良种培育、规模化养殖水平等环节攻关,为乳制品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奶源,加大对乳品生产企业的科技投入,促进整个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 毅 何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