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金地格林格林项目从最初的火爆到后来连遭业主维权,引发了业内重视。“精装房”、“质量门”、“快跑策略”等词汇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野。多位业主曾表示,他们付费请专门的验房公司对房屋进行验房,验房报告显示,一套55平方米的精装修房屋竟有30多处问题。除北京外,近几年来,金地在深圳、南京、绍兴、武汉等多地的项目也屡屡遭遇业主维权。
事件回放 项目火爆难掩质量问题
2015年,通州金地格林格林项目可谓火爆,曾经一房难求。但是,在同年这一明星项目却身陷“质量门”屡遭业主维权。
据报道,2015年6月1日,已经连续维权一个月的金地格林格林二期业主前往北京市住建委信访办递交申诉材料。令这些业主感到气愤的是,开发商交付的精装房多处设计变更、质量问题频出。开发商当初承诺1500元/平方米的精装修标准,经过验房公司及市场调查评估后,价格存在不小的差异。
多位业主表示,开发商出示的装修材料清单中,经核查存在严重虚假问题,所用材料基本都是已停产的库存产品和根本找不到市场销售信息的产品,例如抽油烟机、洗浴用具等等,都是早已淘汰的型号。
实际上,这并不是金地旗下唯一一处遭业主维权的项目,其项目质量屡受业主诟病,近年来已有多个城市项目遭遇业主维权。业内人士分析,品牌房企在快速跑量中质量问题频出,或与其追求规模以及资金承压有关。
“当年购买金地格林格林时房源十分紧张,有的业主托人也拿不到号。”回想起当初购买这一项目时所耗费的精力,业主张女士表示,没想到当初费尽心力买来的精装房居然问题百出。
多位业主曾表示,他们付费请专门的验房公司对房屋进行验房,验房报告显示,一套55平方米的精装修房屋有30多处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金地格林格林出现大面积质量问题,或许与其当年的“快跑”策略有关。
据了解,金地格林格林分三期,共2040套房、15栋楼,主要户型为55平米一居、75平方米两居和90平方米三居,定价在15000元-20000元/平方米,首付最低时仅需15万元,是典型的刚需产品,因此在当年大受市场追捧。整个项目在2013年3月、6月、8月三次开盘,每次开盘间隔不到3个月,从开盘到基本售罄,金地格林格林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当年金地格林格林的地块并不是金地集团拍下来的,而是国企国投盛通拍下,后来转给金地的。”业内有关人士透露。
资料显示,2014年房山金地朗悦项目因开发商私自更换外墙砖材料、设计不合规等诸多问题遭遇业主三度维权,“最贵毛坯房”多次被业主诟病;而位于亦庄的金地格林小镇在屋顶、露台、地下室管道等多处漏水的问题也早已在业内知名。
除精装修问题外,金地格林格林二期交付的现房还存在设计变更、户型面积与合同不符的情况。例如,其交房的90平方米户型,在厨房、卫生间、主卧、客厅飘窗等部分均进行了私自变更,不仅与样板间严重不符,在合同内平面图上也没有体现,更没有向业主告知。
“北京市住建委回复的内容也并未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予以支持,只是表示已经约谈过开发商,要求予以认真解决。现在开发商口头上表示都已经维修过了,但实际并没有切实维修,只是用涂料等进行表面装饰。”一位业主在去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除北京外,近几年来,金地在深圳、南京、绍兴、武汉等多地的项目也屡屡遭遇业主维权。
事件追踪 金地组建整改保修小组专项处理
金地格林格林项目方在回复业主的函件中表示,阳台、卫生间、客厅、厨房设计以及精装修等符合相关规定以及《商品房预售合同》,但对与此前样板间展示不相同的问题并未予以回应。
金地集团华北区域地产公司客户服务部相关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格林项目集中交付期间,我司组织由各施工总包、精装总包、木门、地板、门窗、橱柜、鞋柜、洁具等厂家组建快速交付保障小组,由项目工程中心负责调度,对业主在验房时提出的小修问题进行快速处理。集中交付后,对于业主提出的整改问题我司组建整改保修小组,专项处理业主提出的整改问题,保修小组制定了交付计划,每日维修整改并进行回访,力争尽快全部处理完毕。”
针对业主维权事件,去年,金地集团华北区副总经理遇绣峰曾回应称,会让“客服人员来解答”,之后,金地北京公司市场营销部的马丹回复称:“对于业主反映的问题,金地一定会耐心解决。当时,金地物业和客服人员都驻扎在收房现场,业主可随时找他们反映问题,我们也一定会帮大家解决。”
3月11日,《生活时代》联系到金地北京公司策划总监马丹了解事件进展,但对方没有对此事做出明确回答。
专家点评 房产消费者更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权
据悉,当时不少开发商大打政策擦边球,用“毛坯变精装”拉升总利润。于是,一大波精装房涌入市场,但质疑此类精装房意在涨价可能影响质量的声音也此起彼伏。
有关专家指出:房屋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极其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居住人的生命安全,而且也关系到居住的舒适程度。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希望搬进安全、优质的新房。然而有的开发商修建的商品房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质量缺陷,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商品房首先是商品,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在交易过程中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购房者稍有疏忽,就可能演变成日后的纠纷。目前房地产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争议已经很多,常见的争议归纳为以下几种:购房合同相关争议,房屋质量相关争议,交房时间相关争议,广告宣传相关争议,认购定金相关争议,房屋产权相关争议,物业服务相关争议。
实际上,长期以来精装房都是质量问题高发领域。相关调查显示,买精装房后遭遇装修质量差、漏水等问题困扰的网友占比近三成。
秦兵房产律师团律师徐斌也曾表示,精装楼盘出现大大小小质量问题的纠纷很常见,但很多买房合同中对精装标准无明确协议,对质量问题违约金规定也很少提及,这为业主运用法律手段维权增加了难度。
“遇到质量问题,消费者只能拿起法律武器,但这一武器拿起来却代价不菲。”在北京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看来,从精装标准体系的建设、监督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发力,才是遏制精装房质量问题的关键。
其实,很长时间以来,北京在逐步取消毛坯房、推行精装交房上多有尝试。据媒体报道,目前北京正在酝酿保障房全面推行精装修交房政策,但建立精装标准依然困难重重。其中,精装房的个性化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标准的建立。
“制定标准,一定会和房子精装修的个性化有冲突,但应明确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陈志说。
除建立基本的精装标准外,陈志认为,当房子的质量问题成为行业普遍问题时,不应该认为仅仅是开发商的问题,需要看能否在制度上使监管更有力。
“但仅仅靠政府去监管,只是杯水车薪。”陈志建议,通过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建立起开发商的社会信用监督制度,应该成为监督制度建设时的考虑方向。
文/徐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