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杨凯生委员:应算清压降过剩产能的成本账
2016-03-10 16:24:00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记者 华青剑 专栏)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发言)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发言的主题为“细化措施完善办法把压缩过剩产能的任务落到实处”。他表示,去产能、去杠杆,不仅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也事关“十三五规划”的全面落实。为了把压缩过剩产能的工作做好,我们要认识清楚目前缩过剩产能与前些年相比有什么新的情况和困难需要重视和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 中国经济网记者 华青剑/摄

  首先,所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所不同。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央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果断地将压缩过剩产能作为当前的重点任务突出地提出来,这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产能过剩这一影响和妨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痼疾有力更深刻的认识,对压缩过剩产能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困难有了更大的应对勇气和决心。

  其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与上世纪90年代集中实施的企业改制、转型、一批企业破产关闭的情况相比,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同。当年的一些行政化政策措施现在已经无法再简单施用。如何在当前情况下做好压缩过剩产能的工作,需要进一步细化措施、完善办法。

  杨凯生建议,首先算清压降过剩产能的成本账。各地究竟有多少企业属于产能过剩行业,他们的净资产还有多大,资产转让变现前景如何,他们在银行贷款情况怎样,资产抵押情况如何,所牵连的上下游涉及面有多大,各类职工安置费用需要多少,当地新增就业岗位的容量还有多大,等等。

  同时还需考虑清楚哪些需通过财政渠道解决,哪些应该由其他股东负责;需财政解决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应该如何合理分担,以什么形式分担;哪些要通过社保渠道解决,社保渠道承受能力如何;究竟有多少贷款本息已经确实难以偿还银行,相关银行核销不良贷款的财务能力究竟有多大,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银行风险的底线在哪里,等等。

  杨凯生表示,只有把这些账算细了、搞准了,才能分清各类市场主体的责任,才能把有关工作任务真正落实,才能做到既坚决把过剩产能压下来,又切实保证社会安定平稳。“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建议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一定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取向。要努力避免一些阶段性措施所可能带来的机制性问题,防止给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新的困难和障碍。”杨凯生说。

  代表委员小资料

  杨凯生,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从事过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1985年进入银行。 他历任中国工商银行规划信息部主任、深圳分行行长、总行副行长、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总裁。2014年3月3日,中国银监会聘请杨凯生为特邀顾问,这是银监会首次聘请国内银行专家为特邀顾问。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