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杨凯生:金融机构应提高信贷资金供给效率
2016-03-04 07:24:18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3日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际监管模式来看,并不存在最佳监管模式,发达经济体金融监管也有不同模式。而中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也发生过变化和调整,从最初的统一监管到分业监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可能出现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情况,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下一步需要怎样调整才能更适应新形势,期待新改革方案出现。

  对于2016年初银行业便迎来信贷放量,杨凯生表示,目前实体经济面临一些压力,不少企业遇到困难,都希望能够获得较多的信贷支持,因此1、2月份信贷迎来放量增长,央行也实施了稳定偏宽松的措施。当下信贷市场确实“比较强劲”,但这种情况正反映了此前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判断。至于3、4月份信贷是否还会继续冲量,杨凯生认为,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各家银行会按照相关的政策要求和自己既定的风险偏好去做信贷投放。

  杨凯生表示,银行的信贷并不完全可以人为掌控,央行也不可以无限扩大货币发行。资金并非可以不断供给,银行的贷款也并非可以不断增加。认为供应量多少完全是人为掌握的看法显然存在偏颇,这种观点应该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得到纠正和解决。在研究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停止对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资金支持,促使这类企业退出市场,提高信贷资金的供给效率。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