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马蔚华委员讲“深圳故事” 投资+放贷:小微融资难,有解!
2016-03-09 08:16:00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马蔚华在和其他委员讨论。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来来来,我给你们讲个故事。”靠这句话,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37组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原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成功抢到了话筒。

  “你们都知道,招商银行总部在深圳。可你们知道201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是多少吗?”看没有人回答,马蔚华委员伸出4个手指头说,“4.05%!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是世界顶尖水平。”这些年,马蔚华委员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看到了一大批创新型企业,除了华为、腾讯等大企业,更多的是中小企业。“不要小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上世纪80年代,美国70%的创新成果来自中小企业。”马蔚华委员将这些高成长性企业看作中国经济未来的希望。

  “中小企业成长的最大难题是融资。”马蔚华委员解释说,“不是银行不给力,实在是这些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生存风险比较高。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体系里,我们不敢放贷给他们啊。因为企业一旦失败就血本无归,而且失败比例还很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马蔚华委员去美国调研,发现硅谷等地的银行通过投贷联动,将债权转化为股权,提高了银行的投资意愿,很好地支持了中小高新企业的发展。2010年,招商银行启动“千鹰展翼”计划,不用抵押、不用担保,专为中小企业中的创新型成长企业服务,其主要创新做法就是投贷联动。“一共投资了1万家中小企业,其中不少已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马蔚华委员很自豪当年取得的成绩。

  对银行而言,这也是拓展业务的有效渠道。借助“千鹰展翼”计划的实施,招商银行逐渐建立起一个私募股权投资的金融“超市”。但直到马蔚华委员退休,这项计划也只在招商银行内部推广,受益企业有限,这一直是他的憾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他一眼就看到“投贷联动”这4个字。这下他可激动了,“我很高兴投贷联动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这将是现代金融体系下最有效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措施”。马蔚华委员盼望着这项措施能尽快落实。

  (文/经济日报记者 佘 颖)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