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梗阻”
2016-03-09 06:25:00
 

  科技与经济如何结合?“创新驱动发展”怎样落地?对此,人们有一个共识:培育出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是关键。正因为如此,科技企业孵化器才在各地风生水起,越建越多。然而发展到今天,相当一部分孵化器却在激烈竞争中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恐怕还在于它们无法很好地解决一个根本性问题——如何革除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过程中的“梗阻”。

  广州开发区关于“大孵化器”育成体系的探索可谓找到了有效路径——让孵化器真正成为孕育科技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载体,使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一是实实在在破解了科技型企业成长中的瓶颈。开发区所探索的内生孵化、外延孵化、协同孵化三种专业孵化模式,每一种都指向企业遇到的不同难题:科技企业在创业前期产品难免单一,内生孵化路径通过不断从企业内部催生新项目,帮企业实现了多元化发展;高技术企业难免面临核心技术衰竭、被更新换代的一天,外延孵化路径则帮它们向产业链上下游挖掘创新项目,从而突破技术“天花板”;协同孵化则鼓励企业开放自身技术和市场平台,解决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难题。

  二是厘清了市场与政府的角色界限,真正实现了企业带动下的集群式创新。企业是创新主体,就应该在创新中唱主角。“大孵化器”战略创造了一个可喜局面:不需要政府去越俎代庖,从龙头企业到中小企业纷纷主动作为,参与到孵化器建设中,民营孵化器占到了总量的82%,企业的“冲动”成为孵化器生生不息的发展源泉。

  “大孵化器”战略最终呈现的裂变效应令人赞叹:50家孵化器涵盖了开发区几乎所有重点产业领域,“一个骨干企业就可以培育出一个产业集群”在这里已非个别现象,可以说,“大孵化器”孕育的绝不仅仅是一批企业,而是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

  此次孵化器集群创新实践之所以能摘得广东省科技奖唯一的特等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形成了可复制的经验。但它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当前,面临发达国家先进生产力和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双重挤压”,我们必须摒弃一味复制、模仿的传统思维,敢于另辟蹊径,勇于因地制宜搞创新,用最快速度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道路上的各种“梗阻”,将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郑 杨)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