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劳动力规模由2012年的9.37亿降至9.11亿人,这是中国劳动力人口连续4年绝对值下降,而这同时也是中国今天所面临的很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人口红利正在逐年缩水。
2016“远见杯”全球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上,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表示,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不可避免下滑。
“目前正在出现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劳动力短缺导致工资上涨、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低于农民工工资增长速度、资本报酬递减以及劳动力转移出现负增长。这个变化不是宏观经济周期而是经济增长,是阶段性变化,因此我们看不到V字型变化,没有到底回升的转折点,而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说的L型的变换趋势。”蔡昉说。
拿什么来支撑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增长?渣打银行资深中国经济学家颜色2月24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尽管非熟练劳动力供给下降目前正侵蚀中国低端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力,但新的人口红利模式正在形成——到2030年,估计约27%的劳动人口将拥有大学学历,接近德国、法国和英国目前的水平。这一新的红利模式建立在劳动力质量上, 将加快中国产业升级向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转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5年对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监测显示,当前劳动力市场需求略大于供给。
2015年第四季度的汇总数据表明,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求人倍率)约为1.10。 这与世纪初时的情况实现了明显的反转:2001年一季度,求人倍率为0.65,即100个求职者竞争65个岗位,岗位供不应求。
在制造业重镇广东佛山,佛山市就业服务中心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2015年市场工人需求量达到260000人,而劳动力供给仅约180000人。
劳动力供给的短缺,抬升企业的人力成本正侵蚀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主导地位正遭遇挑战。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许多企业停运或将工厂迁离中国。据耐克公司年报显示,2000年时,耐克品牌运动鞋中国制造份额为40%,越南制造份额为13%。到2013年,中国制造份额降至30%,而越南制造份额升至42%。
同时,渣打银行在2015年开展的珠三角制造企业调研报告也显示,他们所调研的30%~40%的受访企业反馈称计划将工厂迁至内陆城市或迁离中国内地,以应对工人工资上涨和劳动力短缺局面。越南和柬埔寨是境外建厂首选的两个目的地,其次是印尼、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地。
留给中国的“人口红利时间”还有多久?
当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口红利还能延续到2030年以后;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2030年之前,这种优势就将消失。
通常“人口红利”消失指的是在人口周期中总扶养比触底后上升,伴随劳动力人口增量逐年下降,直至总扶养比超过50%。
蔡昉2011年时曾公开称,中国人口红利的最大化时期是抚养比2013年降到最低点之前达到的,并且于2013年之后迅速消失。他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不仅不会延续至2030年以后,实际上目前已经越过其最丰裕的收获期。
“人口红利消失不是某时点就消失,而是一个逐渐缓慢的过程。”颜色对记者称,从数量上看,由于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生育率较低所致,即使全面推行“二孩”政策也不太可能对人口增长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但数据显示,过去20年中国高等教育迅猛扩招,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0年的不足100万猛增至700万。这意味着到2030年,更是估计约27%的劳动人口将拥有大学学历,中国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素质劳动力基数。
“这一新的红利模式建立在劳动力质量,而不是数量基础之上。这将加快中国产业升级向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转变,支撑未来数十年的经济增长。”颜色认为。关键是接下来的改革要对新的人口红利模式形成进行支持。颜色对记者称,主要在三大改革:首先建设高等制造业,促进产业升级,通过金融改革与财税改革帮助企业实现产业升级。
2015年3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曾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随后的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正式公布后,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同时还明确提出,“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其次,以户籍型为基础的深层次城镇化建设。“目前大学生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工作,如果以户籍型为基础的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吸引大学生工作。”颜色对记者称,同时要配合社会综合结构与生活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