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连平:流动性的持续充裕可能推动CPI小幅上升
2016-02-26 21:15:00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6日讯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测,2月份因春节消费旺季及天气变冷带动物价环比上升,但同比增速平稳。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周频农产品价格指数,2月前三周食品价格普遍上涨,蔬菜类价格涨势明显,肉禽类及水产品类价格微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农副产品数据,经过初步测算,2月中、上旬主要食品价格环比上涨、持平、下降的种类分别占比73%、17%、10%,天气变冷影响食品价格上升,春节期间消费保持旺盛,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种类增多并涨幅加大。肉类价格整体明显上涨,前两旬猪肉价格环比涨幅超过6.5%;蔬菜价格整体涨幅较大,部分蔬菜环比涨幅都过40%;蛋类价格上涨1.7%;水果类价格小幅上升;粮油类价格小幅下降。预计2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幅加大至2.5%-4%,同比涨幅在3.9%到4.6%之间。春节消费旺季拉动服务、文体娱乐、旅游类价格环比上涨,燃油、交通工具、通讯等价格下降,非食品价格整体保持1.1%到1.3%。2月翘尾因素只有0.19%,比1月下降1.2%,将压低2月同比涨幅。综合判断,2016年2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6-2%之间,取中值为1.8%,与上个月基本持平。

  对于未来物价趋势,连平表示,国家统计局每五年一次的基期调换是1月CPI低于预期的一大原因,如果按照调整之间的比重计算,1月CPI同比涨幅将超过2%。受此影响,2016年全年CPI平均涨幅可能低于年前预期。流动性的释放对CPI带来上升动力,2015年末以来M1增速大幅上行,近3个月增速分别高达15.7%、15.2%、18.6%,将会带动CPI有所上升。由于不会出现强刺激货币政策,对CPI的持续抬升作用相对有限。2月初猪粮比价上升至9.4,远高于6.0的盈亏平衡点,因此近期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季节性消费导致的,不存在持续性大幅上涨的条件。在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震荡的影响下,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特别是燃油及石油制品相关产品价格同比将保持负增长。综合判断,当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物价涨幅总体保持低位运行,流动性的持续充裕可能推动CPI小幅上升。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