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彩文在买食物和水,总在这里买,他和小卖店老板都已经熟络。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 摄
导语:“深秋细雨日复寒,孤枕瑟瑟对愁眠。乡野偏隅夜继日,一轮明月解思念。”在太行山里思念最浓的秋夜,大山深处唯一的小屋里,刘彩文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
2016年春运已经接近尾声,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32亿人次,铁路交通在春运乃至整个交通运输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而铁路交通顺利运行的背后,有太多人默默的劳动和付出,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逢年过节,他们都坚守在岗位,而他们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今天,我们就走进铁路信号工刘彩文的故事。
冬日零下一二十度的太行山上一片荒芜,在空旷的大山上孤零零的有一座小房。山下是全国最长的40多公里的太行山隧道,百米高的桥梁横亘在两座大山之间。那座寒风中孤独站立的小房就是北京铁路局石家庄电务段石太客专的9号中继站。9号中继站坐落在山西太原市阳曲县路甲山村的山上,通往中继站的交通不便,汽车只能开到半山腰,若设备发生故障,需要紧急维修以及运送设备,临时上山检修根本来不及,如果遇到雨雪天气情况会更糟,所以节假日尤其春运期间,专运任务重,存在设备隐患的时候需要安排人员值守,及时监控设备,如果发生设备故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检修,减少列车延时,保障列车顺利运行。今年33岁的刘彩文是这个中继站的“主人”,从2008年的12月他就坚守在这个岗位,在大山里,每次值班,刘彩文都得从石家庄的家里赶到山西阳泉和同事换班,然后一个人独自在六七平米的小屋里坚守两天两夜。
“现在习惯了,刚开始挺难受。”从08年刚过来那几年,刘彩文每次值班都至少是四五天,那个时候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遇到电务段的人上来工作,那怕隔着一个山头,他都要和同事吼上几嗓子,算是和他们聊聊天,“要是他们能带点新鲜水果好吃的上来就更开心了。”这么多年的坚守,逢年过节是最难熬的时候,“深秋细雨日复寒,孤枕瑟瑟对愁眠。乡野偏隅夜继日,一轮明月解思念。”在思念最浓的秋夜,刘彩文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今年五岁的儿子是刘彩文最放心不下的,春节前夕,儿子发烧了两天,他只能在岗位上揪心的祈祷,心里都是对儿子愧疚和心疼。当听说儿子不哭不闹自己吃药喝水的时候,他夸儿子已经是个懂事的小男人了。
“这些都是可以熬过去的”,对于这些让常人难以接受痛苦,刘彩文只是轻松的说。2015年11月,一场大雪打破了太行山的寂静,刘彩文和同事冒着鹅毛大雪清扫线路上的积雪,冬夜的太行山温度在零下二十多度,汗水和雪水让工区的每个人都浑身湿透,冒着刺骨的冰凉,他们一夜无眠奋战在岗位,却还是没有抵过铺天盖地的大雪,最终没能保全设备的安全,大家心里都很失落。“在岗位职责面前,平时那些都不算什么。”作为电务段东凌井信号工区的工长,刘彩文总是比别人付出的要多一些,而就因为很多像刘彩文这样尽职尽责的铁路工作人员,石太客专在今年春运期间零故障顺利运行。
“管理讲规范、设备讲优质、作业讲标准、岗位讲称职”是石家庄电务段的工作理念,坚持高标定位,标准化建设是他们的追求,而刘彩文作为电务段普通的一员,“干在客专、热爱客专、奉献客专”是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是最朴素也最真诚的工作准则。(中国经济网记者 高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