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超八成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将进一步下滑
2016-02-25 11:04:00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5日讯(记者林火灿)2月25日,经济参考报与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百位中国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八成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经济仍将呈现进一步下滑的态势。

  2016年1月,调查方通过电子邮件向国内相关领域的经济学家发出调查邀请,最终收到121位专家的答复。调查结果显示,76%的专家预测全年GDP增速在“6.5%至6.8%”之间;8%的专家预期“低于6.5%”;12%的专家预期在“6.8%至7.0%”之间; 3%的专家预期“高于7%”。

  从“三驾马车”来看,近六成专家认为201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上升,但有超过四成专家认为投资增速将继续下滑。超过八成专家认为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将会呈现上升趋势,但有15%的专家认为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长将下滑。超七成专家认为2016年出口增速将保持一定的上升态势,但仍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专家认为出口增速将下滑。

  此外,超过四分之三的专家认为2016年中国物价水平将呈现一定的上升态势,近四分之一的专家认为物价水平将持续下降;七成专家认为2016年PPI将降幅将收窄,三成专家认为PPI降幅将进一步扩大。超过一半的专家认为2016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呈现下降趋势,但也有二成的专家认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呈现上升趋势。

  在预测未来中国可能采取的宏观政策时,近六成专家认为,2016年M2增长将保持上升态势,九成专家认为央行会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超过四分之三的专家认为央行会继续降息,七成专家认为2016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将保持增加态势。这些调查结果预示着2016年政府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对2016年财政政策可能实施的空间的调查结果显示,85%的专家认为是“进一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和市场主体留有更多可用资金”;66%的专家认为是“阶段性提高赤字率,适度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相应增加国债发行规模”;63%的专家认为是“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按可持续、保基本原则增加基本民生支出”;61%的专家认为是“加大统筹财政资金和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使用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55%的专家认为是“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处理好化解债务风险与稳增长的关系”;52%的专家认为是“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运用PPP模式支持交通、公用事业等基础实施投资”;45%的专家认为是“加快推进建筑业、房地产、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进行营改增,降低企业的有效税率”;39%的专家认为是“扩大长期建设债券发行规模,通过贷款贴息、资本金补助等措施,引导银行贷款和民间投资方向”。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