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记者杜希萌)环保部今天发布《2015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年报显示,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世界机动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主相比工业,扬尘等空气污染源,对于机动车污染,公众的观感无疑更加复杂,这项由亿万普通驾驶人贡献的污染源,影响到底有多大?我们应如何改善?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372.3万辆和2349.2万辆。与1980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33倍。在驾驶人感觉路越来越堵的同时,这类污染源正成为城市污染的重要贡献者。环保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副主任丁焰坦言,机动车确实已经成为最令环保部门头痛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丁焰介绍称,每年面临15%到20%的增速,这是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污染源,这个污染源增长的数量实在太快。而且预测未来五年到十年,增长趋势没有明显变化。所以,从污染防治角度来看,压力非常大。而且这个污染源关系着千家万户,也是工作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
从环保部的监测情况来看,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我国城市空气已经明显开始呈现出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复合污染的特点。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副所长黄玉虎介绍:相比其他排放源,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不仅仅有颗粒污染物的“原料”,更有造成大气氧化性增强的“催化剂”,其复杂性更应引起重视。
黄玉虎指出,排放种类包括一次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VOC(挥发性有机物),对于PM2.5有很大贡献。可以说,世界大城市都面临这个问题,对机动车污染防治是一个长期工作。
机动车的排放量到底大不大?以数据来看,非常可观。
2014年,全国机动车排放污染物4547.3万吨,其中氮氧化物(NOx)627.8万吨,颗粒物(PM)57.4万吨,碳氢化合物(HC)428.4万吨,一氧化碳(CO)3433.7万吨。其中,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超过90%。
尤其是,目前,高排放的“黄标车”在我国全部机动车的占比仍然占到6.8%。这部分车辆排放了45.4%的氮氧化物、74.6%的颗粒物、47.4%的一氧化碳和49.1%的碳氢化合物。丁焰认为,当前应进一步加快对老旧机动车的淘汰。
丁焰认为,在整个机动车构成中,最大问题是黄标车。从排放强度来说,一辆黄标车排放强度等于28辆国IV排放汽车。按照《大气十条》规定,2017年基本淘汰黄标车,确实可以腾出可观的环境容量。
环保部表示,下一步,我国将全面实施机动车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切实加强机动车生产、使用、淘汰等全过程环境监管,同时会同有关部门,从行业发展规划、城市公共交通、清洁燃油供应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协调推进“车、油、路”同步发展。
据了解,从今年4月1日起,包括京津冀在内的东部11省市将率先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北京今年还有望完成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的制定工作。此外,目前北京、天津已经全部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预计三月份有望在京津冀全区域全面供应。
北京环保局机动车处副处长连爱萍指出,国V硫含量将比国IV标准硫含量减少四分之一,污染物排放有望大幅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