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贾泽娟
【农村金融时报】
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往往会将刚刚脱贫的农户再次推向贫困的边缘。现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已是各级政府部门十分关注的与群众利益攸关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我国保险业扶贫工作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要把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明确保险业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攻方向,探索和创新保险扶贫的有效方式,确保保险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产业扶贫呼唤农业保险
面对贫困人口这样的弱势群体,要提高贫困地区农业保险的保障力度,需要顶层从上而下的推动,调动和融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一方面,政府部门应继续扩大政策性农险的覆盖范围,鼓励贫困农户参保,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农险服务;另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联合起来,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进入到农村、到贫困地区开展农险业务,使其共同承担扶贫重任。
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较为突出的四川省,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地区已经成为当地扶贫工作的主要战场。
“2012年开业当年,我们就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设立了分支机构,目前仅在四川设立的分支机构就达48个,覆盖16个市州,在‘三州’地区设立机构7个,设立服务站34个。”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农险部总经理于威告诉记者,四川省是林业大省,2011年开始森林保险试点,当年未形成规模。特别是在“三州”地区,保险机构更因自然条件恶劣、巨灾风险难控、缺少技术支撑等因素,缺乏开办森林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森林保险是国家为支持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农脱贫致富所出台的一项重要措施,尽管开办森林保险业务存在较大风险,但我们也尽全力把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送到广大林农手中。”于威说道。
目前,中航安盟保险森林保险业务已覆盖省内主要林区,承保面积达到19376.23亩,占全省总量的63.18%,在“三州”地区达到92.46%。自2012年在“三州”地区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以来,公司已累计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达2975亿元,支付赔款19527万元,共有73672农户受益。
特色农险对症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发展特色农业又是很多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最可行的路子。那么,针对特色农业特点,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农业保险产品,扩大农险领域,打通“产业扶贫”农业保险瓶颈,则是对农业保险创新能力的一次考验。
利用和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作用,为贫困户生产经营兜底,可为精准扶贫搭建起一道保险屏障。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张楠楠表示,目前全国各地区的农险实践与创新日益活跃。结合政府与行业力量,陕西、湖南等地大力发展大病保险;山西大力发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与小额人身保险;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则根据市场需要陆续开发出面向种植业的天气指数保险和面向养殖业的价格指数保险。这些实践活动切实为农村居民提供了风险管理服务,也为未来三农保险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红原县是四川省草原现代畜牧业唯一的试点县,也是阿坝州唯一以藏族聚居为主的纯牧业县,素有“中国牦牛之乡”的美誉。国务院2010年就将牦牛列为中央财政补贴保险品种,但因种种因素,牦牛保险一直没有开展起来。
“为支持藏区农牧业发展,公司自2013年初就投入大量人财物力着手开办牦牛保险的准备工作。”于威表示,公司组成工作组常驻红原,先后拜访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团体30多次,召开座谈会20多次,走访和参与座谈的牧民达1000余户。经过调研,确立了经营牦牛保险“着眼建立促进农牧业发展的效机制、不以盈利为目的、形成适用于藏区牧业新型保险模式”的原则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工作方案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牧民的高度赞扬,也打消了许多人的疑虑。当年就在红原承保牦牛18.77万头,为牧民提供风险保障3.75亿元。保险责任到期时,共支付赔款 2209万元,参保牧民户均赔款9448.25元,简单赔付率 98.08%,综合成本率136%,公司净亏810万元。时任红原县委书记何飚表示,数百年来,畜牧业始终是红原县的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始终是全县农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我们与中航安盟保险公司在牦牛保险上的成功合作,率先在阿坝州建立起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风险保障机制,率先在全省藏区启动特色农牧业养殖保险,大大降低了农牧民牦牛养殖风险,这是红原的福气、牧业的福音、牧民的福利。
于威告诉记者,自开办牦牛保险业务之初,公司就已预见到将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三年之内不考虑盈利问题,结余部分将留作县牦牛发展基金,以备大灾使用和其它风险保障使用,即使在出现高额亏损之后,公司仍然从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继续增加经营区域,扩大业务规模,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推动当地畜牧业风险保障体系建设。
2014年,该公司将牦牛保险扩大到若尔盖县,承保规模达到42.175万头,2015年已增至51.372万头。2015年,公司还在红原县进行了天然草原保险业务试点,承保规模80多万亩,这也是国内首创的产品。这一产品的成功开办,不仅为牧民冬春草场建设提供了风险保障,而且也将为当地自然资源保护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公司在乡村两级组建了一支代办员队伍,协助公司做好承保理赔工作,这也为农牧民就业开通了一条渠道。
在理赔现场,红原县瓦切镇德香村牧民达科激动地说:“政策性牦牛养殖保险,大家非常满意,也认识到了其中的好处。”达科指着白茫茫的雪地说,牧区下了这样的大雪,老弱病残的牦牛很容易死亡,以前会导致很多家庭财产大幅度损失,贫困家庭简直是“雪上加霜”。现在这样的损失通过牦牛保险理赔,会有很大部分得到挽回,对牧民来说真正是“雪中送炭”。“所以我们牧民也要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不能欺骗坑害企业,要讲究诚信,真心支持牦牛保险,积极参加牦牛保险。”
不仅如此,近年来四川省为发展特色农业保险制定了奖补措施,对各市州开办特色农业保险业务分四档给予20%至35%比例的奖补。以奖代补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
“几年来,我公司在抓好传统农险、森林保险业务的同时,仅在全省新开办的就有柠檬、芒果、小家畜禽、猕猴桃、蔬菜、育肥猪价格指数保险等16个险种。”于威表示,下一步,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新国十条” 等文件精神,继续围绕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积极配合各级政府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