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新旧成长主题共振 指数酝酿向上攻击
2016-03-22 07:45:53
 

  投资情绪拐点已形成,从悲观预期重新回到对未来成长乐观预期的轨道。有了成长预期,就会有增量资金就会持续流入,赚钱效应的正向反馈就会不断强化。

  从基本面看,全国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十三五”规划对新经济有了更清晰的定义,培育新动能,继而形成混合动能,为股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投资主题。与此同时,证金公司转融资业务重启,也从另一侧面强化市场信心。新经济就是新旧产业融合,对应股市,则是新旧产业成长主题的交融共振,就是新经济支持下的新蓝筹崛起。

  供给侧改革,率先反应的就是局部周期产品涨价,周期性行业的成长拐点或隐或现。具体到股价表现上,像多氟多、山东黄金、赤峰黄金、新和成、花园生物、佰利联、中核钛白、航民股份、闰土股份等,率先回补了“熔断”区域,股价率先回到中长期均线之上。到目前为止,涨价主题成长股已成为本轮行情的先行者。

  供给侧改革不仅影响周期股,也助推传统消费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像互联网金融,就是金融服务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上周起,恒生电子、同花顺、中科金财等互联网金融股率先转强,并迅速引导券商、保险股的转强。金融服务业也是目前估值最低的群体,股息率高于4%的品种为数众多,对经济增长不再悲观预期的时候,这种低估值金融股就会形成强烈投资弹性。

  周期股、金融股已有力支撑大盘重心上移,此时,未来空间将取决于新蓝筹的估值提升。像腾讯,伴随互联网浪潮而持续成长,营业收入从突破十亿、百亿再到千亿,成为一家万亿市值的新蓝筹。对于A股的市值结构而言,未来一段时间里,突破千亿市值“天花板”,将是打开成长股空间的关键。去年下半年有过一次尝试,以七喜控股(分众传媒借壳)为首,一度突破1500-1800亿的市值瓶颈(最高2500亿),但未站稳,近期再次稳定于千亿市值,开始酝酿新一轮攻击。但要实现有效突破“天花板”,需要不断壮大的群体。

  能够进入这个群体的公司,必定是主业符合新产业潮流、创新能力持续、营业收入高速成长的条件。可喜的是,符合新蓝筹潜质的企业为数不少,像分众传媒、万达院线、紫光股份、海康威视、歌尔声学、大华股份、科大讯飞、奥飞动漫、比亚迪、恒生电子、万达信息等。目前股价估值定位,也多处于这种方向选择状态,若持续成长为新蓝筹(千亿市值为目标),则处于估值下限;若进入“成长陷阱”变为传统稳定期企业,估值则是上限。以大华股份为例,去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关口,目前市值380亿,市销率3.8倍,若依然是成长股,未来可以成为千亿市值新蓝筹,那么,当前是估值底部。

  中大市值准新蓝筹股的估值提升,会直接激活第二、三梯队的中小市值成长股,其中,股价弹性最大的是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关口,估值回到常态区域(市销率10-20倍)的子行业龙头企业,像东方网力(市值240亿,营收10亿)、水晶光电(市值150亿、营收10亿)、华测检测(市值80亿、营收10亿)、迪安诊断(170亿,营收18亿)等。

  与过往两年不同,本轮行情重在新旧融合的新经济。对于股市而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就是塑造新蓝筹的过程。短期内,大盘指数继续回补年初熔断交易区域,也要有大级别趋势性上涨行情的心理准备。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上海证券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