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采取三大措施化解中国产能过剩问题
2016-03-19 18:41:01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冯飞(人民网 李栋摄)

  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记者杜燕飞)今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会”经济峰会在北京召开。

  工信部副部长冯飞在主题为“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组会上表示,要采取发挥市场矫正作用、监管调控和政府兜底等三大措施来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

  冯飞表示,一直以来产能过剩是一个常态,在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都曾出现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告别了短缺经济之后,有三次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是对中国经济影响非常大的隐患。

  在冯飞看来,这其中既有共性原因也有个性原因。共性原因主要是,日本和美国产能过剩出现的时期在经济高增长时期,叠加外部巨大的危机。中国产能过剩也是经历了前一轮经济的高增长,叠加了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内外需求萎缩,产能过剩问题凸显。

  对于中国产能过剩的个性原因,冯飞认为,一是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中国政府对企业和产业直接干预太多,也是造成产能过剩的问题原因。二是市场机制的发育不足,由于市场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发育不健全,导致企业决策不正确,市场机制缺陷和信息的不对称。

  具体而言,冯飞指出,要通过三个途径来化解中国产能过剩的问题:一是发挥市场的矫正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的公平和优胜劣汰机制,让不具有竞争力的产能出清。二是监管调控,通过环保、能效、安全、质量和技术等五个标准加速产能退出,加大执法力度。三是政府兜底,要保证职工安置和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对于处置僵尸企业的人员安置问题,冯飞表示,处置僵尸企业过程中,最重要的风险就是人员安置,不可避免是企业职工的下岗,中央政府设置了1000亿元专项奖励资金,可以通过转岗、地方政府提供安置岗位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冯飞强调,处理僵尸企业更多的是要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最重要的是实行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业一策,涉及地方经济转型,特大型僵尸企业要有特定的解决办法,确保去产能过剩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对于僵尸企业的资产问题,冯飞表示,资产是最难处理的,实现债转股不良资产的剥离中国政府进行了实践,在上一轮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在四大国有银行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这一轮资产处置问题的复杂性比上一轮更复杂,原因是资金来源更加复杂。

  对于这一轮的资产处置,冯飞表示,第一,要更加关注用市场化的办法处置资产,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还是要考虑要债转股的方式,发挥金融机构自主性,第二是实施不良资产的剥离,第三是利用法律手段破产手段,甚至清算方式解决。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