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股市里的“鄙视链”
2016-03-19 08:50:49
 

官兵/漫画

  程喻

  最近学到一个新词汇:“鄙视链”,大意是“在鄙视已经变得公然、无畏、无所顾忌的当下,似乎不鄙视无以证明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为了证明此链条的存在,发明这一词汇的用心良苦,用了很多例子来证明其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看电视剧,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看足球,西甲>英超>德甲>意甲>法甲>中超>中甲;看电影,国家文艺片>欧洲文艺片>日韩台小清新片>老港片>好莱坞大片>内地片。细细一想,好像真有这么回事,有人就是觉得自己的审美要高人一筹。放眼二级市场,“鄙视链”也同样存在:价值股>成长股>题材股>仙股。

  与价格沦落为几毛几分的仙股不同,题材股往往被认为是缺乏实质业绩,其通常以涨停龙头股为标志,一呼百应,引发市场跟风。比如国家开放二胎,一些母婴用品的企业就成为炒作题材,就是二胎题材股;国家提倡互联网+,相关科技类公司就大放异彩,哪怕是一些传统企业对网游公司进行收购,资产并购的价值尚未体现出来,也是先操作一番。因为这类股票受消息或政策的驱动影响大,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从而位居“鄙视链”的末端,仿佛从事题材股炒作的股民都是投机取巧之徒,但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要形成题材,单靠个股是不行的(那就成了概念股炒作),至少要几家或十几家上市公司,而且在基本面上要有一定共性。其次是题材股从不是空穴来风,要想形成燎原之势,星星之火总需要有人来点燃,而担此重任往往以国家政策为主,比如数年来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每一次都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政策鼓励、大力推进的行业,每次题材炒作其实都是在继续加强。更重要的是,能够被市场所接受的题材、概念都是具有很大的号召力,其号召力的实质就是题材本身的想象力和理论上的周期跨度,前者符合市场意愿,后者配合市场主力行动,并且两者相结合才会有成为大题材以及炒作的可能。

  比如去年最热的题材—高铁板块,从基本面上讲,其业绩确定、大订单不断,是机械行业中少有的独立于经济周期的子行业;从政策面来看,其政治正确、催化剂充足,随着“一带一路”以及“高铁走出去”政策的不断落地,该板块在南北车龙头股的带领下,越走越强。这样的题材股就有交易的价值,就算放眼现在,在经济低迷压力下,继续加大基建投资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势在必行,因此,下半年铁路投资有望维持高位,因此高铁题材卷土重来也并非毫无可能。就像近期A股大有重返3000点之势,网络安全、北斗导航、阿里概念、软件服务、创业成份、航空航天板块相继发力,这些既是市场公认的题材板块,也是未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样的题材本来就极具吸引力。

  不过,比起价值投资以及定投基金来,操作题材股更需要“谨言慎行”,最重要的是看市场是否适合炒股。如果大盘正处于急跌之中,即使有少部分股票逆市上涨,不论题材有多好,也不可“火中取栗”,毕竟成功率太低。只有在大盘已经企稳并且在上涨过程中,才是适合介入题材股的时机;此外题材股经常热点切换,是否能踏准节奏也是一大考验。总之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证券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