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两会“部长通道”向世界展示开放自信中国
2016-03-17 15:03:55
 

  2016年的“两会时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成为一条“新闻热线”。

  最多时达到500多人的中外媒体大军,带着全世界对中国的期待齐聚在此。各部委负责人40余人次先后在此亮相,坦诚与媒体互动,回应民众关切,向世界展示了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开启观察中国窗口

  从今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的那一刻起,百米长的“部长通道”一次又一次汇聚起海内外记者,吸引着世界目光。

  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7位部长在此亮相;9日,10位部长在此相继发声;13日,更有11位部长先后回答了23个热点问题,创下自2007年“部长通道”开通以来的最高纪录。16日,人大会议闭幕前,又有6位部长在“部长通道”答问,开放力度空前……

  跑了20多年中国两会的法国《阿尔萨斯最新消息报》驻京记者梅业表示,除了看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来“部长通道”几乎成了他今年观察两会的最佳窗口。“能集中时间、面对面与中国部长们交流,简直太方便了。” 

  成为权威发布重地

  “今年是部长们参与度最高的一年,更多部长愿意积极主动在通道发声。”连续三年在“部长通道”负责现场管理的人大会议新闻中心工作人员朱恒顺对记者说。

  中国日报记者杜娟表示,今年的“部长通道”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很大改变,部长们回答问题坦率真诚,有的还展现出幽默的一面。提问不设禁区,对敏感问题不回避。“我想这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体现。”

  从“被拉被堵”,到主动向前;从只言片语,到反复沟通。百米“部长通道”上中国政府部门“掌门人”的变化,向外界充分展示了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推动公众与政府良性互动

  “部长!网上流传的延迟退休时间表究竟是不是真的?”

  “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住建部怎么看?”……

  “火药味”十足的问题,是今年“部长通道”最鲜明的亮点之一。记者粗略估计,各部委“一把手”们今年在“部长通道”回答了记者轮番抛出的近百个问题,几乎道道切中中国经济发展和民生要害。

  部长和记者“零距离”交流,是一种公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互动,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让人们对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充满了信心。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说:“在‘部长通道’这种开放、透明的平台上,由一把手直接面对媒体,解决了信息发布的制度性障碍。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推进我国政府部门新闻信息发布的进一步制度化。”(据新华社)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羊城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