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动力可以概括为“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对应着改革、转型、创新三个方面。其中,制度变革是指改革,结构优化包括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表现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各种要素的信息化改造等。制度变革和要素升级都属于广义创新驱动的范畴。
我国的创新驱动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是知识资本投入仍然不足;二是企业的创新活动还不普遍;三是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下降;四是劳动力增加开始遇到瓶颈。创新驱动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是由于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政府主导经济的体制不利于创新;二是经济泡沫化不利于创新;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利于创新;四是科技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创新;五是思想不够解放不利于创新。
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创新的阐述是“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五中全会已提出了全面创新的思想,全面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动力创新、产业创新、空间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其中制度创新也就是改革。
供给侧即生产侧,生产侧的基本主体是企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竞争力的提升,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要素效率的提高,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可分为广义创新驱动和狭义创新驱动,广义创新驱动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等,狭义创新驱动主要指科技创新。几种创新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科技创新依赖于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结果可表现为产业创新和产品创新等。
创新驱动刻不容缓
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两个紧迫任务:一是控制和降低风险,二是培育新增长点。前者主要靠改革和政策设计,后者主要靠创新。因此,2014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强调指出:“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驱动的紧迫性是显而易见的。
从国际形势来看,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取得重大进展,并对相关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对我国来说,若抓住此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则会推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反之则有可能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饱和、投资边际效益的下降、资源能源密集型重化工业发展高峰期的结束等,我国原来主要依靠要素成本优势驱动、大量投入资源和消耗环境的经济粗放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而且有许多后遗症需要处理。唯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是出路。
而且,从增长动力来看,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进入新常态,原来主要依靠需求侧出口、投资、消费 “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已遇到了瓶颈,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或者说必须实现增长动力的转换。新的增长动力只能从供给侧去寻找,供给侧动力可以概括为“三大发动机”,即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对应着本届中央领导强调的改革、转型、创新三个方面。其中,制度变革是指改革,结构优化包括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化等,要素升级表现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各种要素的信息化改造等。制度变革和要素升级都属于广义创新驱动的范畴。
创新驱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客观说,多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如2002—2012年全国R&D投入增长5.7倍,2014年R&D投入同比增长9.9%,占GDP比重由2002年的1.07%上升到2014年的2.1%,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超过了部分高收入国家水平,2014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的比重也达到76%。
二是科技人力资源不断增加,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前列。2002—2011年,全时R&D人员当量数从103.51万人年增加到288.3万人年,增长1.8倍;2002—2012年,企业执行的R&D投入占全社会的比例从61%增加到74%,高于美、英、法等国,略低于韩国和日本;据人力资本测度结果,1990年以来中国潜在人力资本保持了1.55%—2.38%的年均增长速度,总体上高于就业总量0.40%—2.45%的增长速度。
三是高新技术园区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2014年,国家高新区实现GDP6.6万亿元,占全国的10.4%,较2013年占比提升0.2个百分点,上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为24010家,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759.1万人,占全国高企总量的37.4%。
四是在一系列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航天登月、超级计算机、智能机器人、高铁核电、超级杂交稻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然而,中国的创新驱动仍然问题很多,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首先,知识资本投入仍然不足。仅以R&D投入来衡量科技创新投入是不全面的,因为R&D投入仅占知识资本投资的10%—25%。近几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在18%—20%徘徊,而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费用增速则一直在20%附近的历史低位上下波动。
其次,企业的创新活动还不普遍。2011年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不到30%,平均R&D强度仅为0.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具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仅占12%,平均R&D强度只有0.71%。因此,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跟踪和模仿制造,以及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
再次,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比重下降。2007—2010年,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进口比重上升4.7个百分点,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品进口比重下降了3.6个百分点,特别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进口比重下降尤为显著。同时,2004—2009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平均产值增加值率不到美国的50%、德国的60%,约为日本的63%和韩国的86%;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平均产值增加值率大约是美国的84%、德国的97%、日本的76%和韩国的127%。
最后,劳动力增加开始遇到瓶颈。随着总人口增长减缓和老龄化程度提高,2012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顶峰开始出现绝对值减少,人口红利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正在迅速减弱。据预测,2025年以后劳动力将开始减少。
创新驱动存在问题的根源
创新驱动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是由于以下原因:
原因之一:政府主导经济的体制不利于创新。创新的真正主体是企业,因为企业必须在不断创新中求生存和发展。政府是垄断性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稳定,本性不在创新,政府可以为创新创造条件,但不是好的创新主体。但是,中国政府的职能至今未真正转型,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仍然放在促进GDP、财政收入和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的增长上,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高度依赖于政府。而政府可以通过大规模投资(倒逼央行印钞票)、发债、造城运动等来实现增长,而不必费神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增长,这就形成了对科技创新的替代和抑制。
原因之二:经济泡沫化不利于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泡沫之间有替代关系。如果经济可以通过印钞、释放流动性、高房价、发展影子银行、制造产能过剩等来实现泡沫式增长,必然会缺乏科技创新的压力和动力,因为短期看通过经济泡沫实现增长成本低、效益高、风险小,而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增长成本高、效益低、风险大。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泡沫化比较严重,企业、投资者、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等都比较浮躁,热衷于短期投资和投机,对科技创新则不甚感兴趣。
原因之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不利于创新。知识产权对于创新的意义自不待言。创新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源自社会对其创新劳动的承认,对其创新成果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老话题,但一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的法治建设滞后。权大于法、人情大于法的问题没有解决,司法独立性问题没有解决,使得知识产权保护也难以解决。
原因之四:科技管理体制不顺不利于创新。科技管理有三个焦点问题: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组织、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科研经费的分配。这三个问题都需要有一个好的科技管理体制来解决。但目前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源自计划经济体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集中体现在科技创新不能与市场需求对接、科技创新效率低、科研经费浪费严重等。
原因之五:思想不够解放不利于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人,而人的创新源于思想。如果思想不能解放甚至受到禁锢,就谈不上科技创新。古今中外的历史已反复证明,思想活跃的时期也是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的时期。科斯所说的思想市场就富有启发意义。在新一轮全面改革启动时期,进一步解放思想仍然是一个艰巨任务。
创新驱动需要全面创新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创新的阐述令人印象深刻:“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等。显然,五中全会已提出了全面创新的思想,全面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动力创新、产业创新、空间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其中制度创新也就是改革。
为什么要推进全面创新?
首先,解决现有问题需要全面创新。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后,我国已积累了很多问题,如产能过剩、债务过高、资产价格泡沫、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大、腐败严重、信仰缺失等。这些问题成因复杂,相互影响,解决它们绝非一般性简单措施可以胜任,需要对症下药,综合施策,需要通过制度创新等全面创新才能逐步予以化解。
其次,寻找新动力需要全面创新。产能过剩、债务过高、资产价格泡沫等问题,与多年来过分依靠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拉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来推进经济增长有很大关系。其实,“三驾马车”只是GDP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结果,而非原因。今后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新动力来自于“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或者改革、转型、创新。这些新动力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因而是健康可持续的。其中,改革和创新都是全面创新的范畴,转型也依赖于全面创新。
再次,适应新趋势需要全面创新。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正在取得突破,抓住这一轮技术革命以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创新,特别是需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等,来形成技术进步的新动力。随着美国推进“再工业化”、德国推出“工业4.0”等,全球产业竞争日趋激烈,适应这一趋势也需要推进全面创新。
多举措推进全面创新
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要求,推进全面创新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使力。
第一,创新理论。理论是先导,是基础,是指导实践的重要依据。理论需要反映不断变化的实践,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持续创新。现有理论已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实践的需要,故出现了一些盲目实践和政策失误。因此,需要尽快创新理论,形成新时代的新理论。
第二,创新文化。文化决定思想,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导致结果。故文化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最需要培育的文化就是创新文化、诚信文化等,需要通过创新文化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等。
第三,创新动力。在“十三五”时期,必须将经济增长动力从过去主要依靠“三驾马车”、大规模要素投入、中国特色制度动力(GDP导向的价格制度、财税制度、金融制度、土地制度、干部考核制度),转向改革、转型、创新“三大发动机”。通过“三大发动机”,“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第四,创新空间。创新空间包括优化空间布局、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等。优化空间布局可以使人口、生产要素各得其所,降低通勤成本和运输成本等,提高生产率。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优化空间布局的具体途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一方面可以优化空间布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新的经济发展空间。因此,要“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
第五,创新技术。技术进步是要素升级的核心内容,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可以满足人类的新需求。因此,在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带来之际,必须“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第六,创新产业。创新产业需要在三大产业中同时推进:一是构建工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二是通过“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七,创新制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新体制,如“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政府改革为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环境,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创新驱动要从两个层面努力
一方面,要明确创新驱动的基本思路。如要紧扣发展主题,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策激励,大力集聚创新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要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要扩大开放,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能促进创新驱动的改革。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的直接干预,增加政府对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推进货币金融制度、财税制度、土地制度、干部考核制度等的改革,消除经济泡沫化的制度基础,提高创新的比较收益;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教育人才制度改革,为创新提供动力和人才;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为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通过要素升级实现创新驱动
要素升级不同于要素投入,要素升级代表了生产要素“质的提高”,可以直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升级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推进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或科技创新是指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可以促进产业和产品创新,提高生产率。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率越来越高。技术进步越快,技术水平越高,技术的运用效率越高,则促进经济发展的供给力量越大。故要通过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各种适用技术。
二是提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通常被理解为劳动力所拥有的知识和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生产经营能力和技能等),以及由健康状态决定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和精力等。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由健康设施和服务、正规教育、在职教育和培训、个人和家庭移民等途径形成。劳动力质量越高或人力资本越多,促进经济发展的供给力量越大。人力资本提升与劳动力投入是不同的,后者可以增加产量,但不能提高生产率,而前者可以提高生产率。故要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发展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成人教育或终身教育,大力发展针对农民和民工的培训,提升人力资本。改革城乡分割制度,培育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在不同区域和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
三是促进知识增长。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具有“外溢效应”,知识增长可以为提高生产率做出贡献。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知识增长越快,则促进经济发展的供给力量越大。故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知识运用效率,加快推进知识在全体国民中的普及和传播。
四是推进信息化。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正在取得突破,对传统产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任何行业和企业都必须适应它,否则难免被淘汰的命运。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等,另一方面可以产生新的价值空间或提高附加值,提高生产率。故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等,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建设,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
创新驱动关键靠人
创新驱动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创新驱动要靠人,人要靠制度激励。
2015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点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明确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为何要强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原因是创新驱动只能靠人,而激励人创新只能靠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驱动只能靠人。从创新的形式来看,创新驱动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或服务创新等。从创新的主体来看,创新驱动包括个人创新、企业创新、政府创新等。技术、产品、模式和管理创新都依赖于人,都要靠发挥人的创造性。企业创新和政府创新也要靠企业和政府中的人来实现。总之,离开了人,创新驱动就成了无源之水。人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是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
激励人创新只能靠制度。创新虽有创新收益,但也有投入成本,还有创新风险,更有创新面临的各种无形障碍。要让人愿意创新,特别是愿意持续创新,就必须使其创新效用大于创新成本(含风险),这里的创新效用包括经济收益、政治地位、精神享受等。而要实现这一点,只能靠制度。广义制度包括激励人创新的管理体制、市场机制、法律法规标准、财税金融等政策、文化氛围等。因为这些制度可以通过优化各主体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改变创新的成本效用结构,使创新有效用可图,形成各主体积极主动创新的内在动力。
正因如此,《意见》抓住了人这一创新驱动的主体,始终围绕人来确定创新驱动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比如,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等。
与此同时,《意见》抓住了体制机制改革这一激励创新的关键要素,并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创新驱动的改革举措和相关政策。比如,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话语权,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改革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聘用制度、科研评价制度,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健全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健全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决策机制等。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只有将上述政策落到实处,才能为创新驱动添上腾飞的翅膀。
创新驱动要发挥好企业的主体作用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供给侧“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和需求侧“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以及要素低成本和政策刺激等。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创新则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技术或工艺创新,企业可以实现对价格相对昂贵的稀缺生产要素的替代,这样不仅能降低投入品的价格,有时甚至能打破资源的瓶颈约束,扩大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同时,创新能够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新可以增加产品的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通过创新还可以改善企业产品的品质,如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效用和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使顾客得到更多的实惠。
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培养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提高创新意识。明确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的管理层要达成共识,把创新放在关系企业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高度来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而且要通过宣传、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创新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第二,制定创新战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通过制定创新战略,明确创新的目标,认清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与不足,把握企业面临的机遇,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适时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创新的效率。
第三,建立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创新机制来提供保证。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的投入机制、创新项目的实施机制、内外部的交流沟通机制、组织学习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等。
第四,培养创新文化。要在企业内部逐步培养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文化。要鼓励员工勇于探索和试验,对创新失败采取宽容和积极的态度。要重视员工看似不合实际的想法,大力支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动。在注重内部全员参与的同时,要加强企业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使企业发展始终保持一个动态、开放的姿态,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
第五,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国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不拘一格,善于打破企业和区划界限,采取不同形式,尽量做到能人为我所用,在引进“外脑”的同时,要不断培养内部的创新人才。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