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G20结构性改革高级别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结构性改革要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改革要关注顺序,二是总需求管理应当适当扩张。
楼继伟解释,有些结构性改革会带来紧缩效应,有些则能带来扩张效应;有些短期能见效,有些是长期见效。
在整个经济萧条阶段,如果有选择余地,要优先选择带有扩张效应的项目。如果财力允许,应以适度扩张的需求管理来配合改革。中国在这两方面都有空间:
一、中国有不少带来扩张效应、见效快的改革。
具体包括:
1.减少管制。中国通过简政放权,加快放松了很多行政方面的管制。过去几个月办成的事情,现在几天就能办成。这是扩张性、提高效率的过程。
2.针对性减税,尤其是鼓励创新的减税。这个政策见效快。
3.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带有扩张性。放在欧洲的话,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可能导致劳动力流到其他国家,在中国则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
4.中国还有些特殊的问题,也使得改革有选择余地。如对于居住在城里的农民工,让他们快速市民化,会带来扩张性需求。加强质量、环境和专利方面的监控和执法,带来扩张性效应。中国民众有对更高质量、更高品味产品的需求,中国买遍了全世界,从LV包到尿裤,这些都有很多功课可做。
二、中国财力允许,有空间扩大总需求。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施适度宽松的总需求政策,重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改革。中国财政有空间,赤字率可以适当扩大。
楼继伟表示,有一些带来紧缩效应的改革,也需要做。比如削减过分、不可持续的福利, 还有去产能。去产能方面,今年预算有这方面支持,通过财政支持,尤其是帮助下岗工人。结构性改革要和宏观政策结合,安排好优先顺序,实现短期和长期增长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