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与媒体团交流。新华网 记者郑磊摄
新华网中山2月26日电(记者卢鉴)“专业镇发达的广东中山市,在过去30多年主要是依赖要素驱动为主的增长方式,土地、环境制约日益凸显,要适应新常态,根本的出路在于落实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广东中山市委书记薛晓峰对“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采访团说。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网信办主办,新华网承办的“经济活力看广东·转型升级”网上主题采访报道活动采访团40余名记者26日在伟人孙中山的故乡广东中山市,与当地市政府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薛晓峰给采访团介绍了中山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的理念和探索。
2月16日的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珠三角9市被赋予重任:按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布局,找准定位,扬长补短,形成分工互补的区域创新整体,成为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引擎。作为伟人故乡、地处珠三角几何中心的中山,产业镇发达,特色鲜明。
薛晓峰说,中山市拥有18个省级专业镇和3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目前专业镇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已达74.5%、贡献税收超61.3%。对于发挥其天然的人缘和地缘和先天产业优势,推进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敢为天下先”的中山市有了清晰的理念:“创新+产业镇”。
“我们用占广东省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位居全省前列的经济总量,这殊为不易,我们中山产业镇发达,一共有18个专业镇,其中有37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 ,但这些产业基地大多是以传统产业为主,我们将专业镇作为我们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从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从存量和增量两方面来做文章,通过创新驱动,把专业镇转型升级成为新兴专业镇,使传统产业成为优势传统产业,这是中山市的基本理念。”
据了解,为了让产业镇插上“创新+”的翅膀,中山正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四换”新战略,发挥6亿元技改专项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破解专业镇产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制约因素,并对专业镇大力实施“狠抓科技创新以及模式创新”等“1+7”创新工程,着力构建“两区四带多集群”产业格局,加快产业镇相关的产业平台建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为产业镇插上“创新+”的翅膀,中山不遗余力。近年来,中山市通过构建完善“1+4+N”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等举措,释放出经济新活力。2015年,中山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中山古镇璀璨的灯光,正照亮中山光明的转型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