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创11个月新高 燃眉之急暂缓
2016-01-08 08:14:21
 

  央行周二再施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全周净投放1900亿元,创近11月新高,对资金面的呵护之心尽显,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市场人士指出,过往春节前夕,央行均会加量“放水”平滑流动性,在人民币兑美元持续贬值、资本或加速外流、购汇需求上升等因素影响下,资金面仍有波动可能,未来为维稳资金面,央行或综合利用多种工具来平滑流动性,但考虑到过快降准可能不利汇率稳定,央行流动性管理有短期化倾向。

   本周净投放1900亿元

  继周二进行13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之后,昨日央行公开市场再开展700亿元7天期逆回购,考虑到本周仅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若无额外操作,则全周实际净投放1900亿元,创2015年2月中旬以来新高。

  周初资金面一度吃紧,央行提量开展逆回购交易,极大地缓解了货币市场燃眉之急。据交易员透露,昨日央行再“放水”后,机构融出积极,流动性整体宽裕。

  昨日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多数下跌。存款类机构的质押式回购交易行情显示,7日隔夜回购加权利率跌近1BP至1.96%,7天回购利率跌2BP至2.33%,14天和1个月回购利率则分别持稳于2.82%、2.99%,更长期限的回购利率稳中微跌,如3个月品种下跌2BP至3.03%。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流动性的短暂收紧主要受到资金流出加快以及预期增强的影响。在央行合计实施1900亿元逆回购操作之后,资金面已趋改善,目前市场资金整体充裕,短期流动性无虞。不过伴随资金面转暖,进一步释放大额流动性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中投证券进一步指出,目前来看,央行对货币市场仍存在绝对的掌控能力。尽管新年后交易所市场回购利率有所上升,但银行间回购市场利率相当稳定。

   仍有对冲需求

  尽管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一度出现趋紧迹象,但降准降息预期频频落空,MLF、SLF等操作也在缩量,央行仅是通过公开市场来平抑市场流动性。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这说明目前市场资金面并无太大风险,央行有能力迅速平抑资金面的小幅扰动,但从侧面也反映出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使用更偏谨慎。短期来看,在汇市波动加剧、购汇意愿上升、资本流动频繁的情况下,流动性缺口仍将存在,仍需要央行主动给予流动性支持,但货币进一步宽松的概率较为有限。

  对于货币市场出现的变化及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操作所释放的信号,中投证券解读认为,一方面反映了央行对当前的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相对满意,其并不急于降低货币市场利率;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央行有可能在未来的2-3周通过累计一定的OMO到期量进行降准,以避免对货币市场冲击过大,保持货币市场利率稳定是央行利率政策的短期重点。

  在经济增长形势不利、存量债务高企和外汇市场波动加大的大背景下,为防范系统风险,业内人士预计央行仍将继续维持国内货币市场的宽松环境,只是货币政策调控预计将更加偏向于结构性。

  上海证券报告指出,在人民币连跌不止的压力之下,单单逆回购恐难对冲外汇占款持续流失对基础货币投放的减少,降准仍有必要。只是从目前看来,央行对降准的使用更加谨慎。(记者 王姣)

  上海证券:央行降准更偏谨慎

  新年伊始,流动性趋紧现象进一步凸显。央行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呵护之心尽显,缓解了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安抚市场情绪,但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央行对于降准的使用更偏谨慎。预计当逆回购以及MLF、SLF等手段均效果欠佳时,方是降准落地之日。从最新的市场表现来看,在逆回购的注水支援下,资金趋紧已有所改善。

  民生证券:逆回购难替代降准

  短期资金紧张可能与外占持续减少的累积效应有关,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意在对冲外汇占款的减少留下的基础货币缺口。然而逆回购难替代降准,外汇占款减少从基础货币和银行负债端来讲是长期限和低成本流动性,逆回购属于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且存在资金成本,只能起到短期缓解流动性紧张的作用,真正对冲外汇占款下降还是要靠降准。

   国泰君安:降准不遥远

  与去年“8·11汇改”后类似,“千亿逆回购”并不足够,降准仍有必要。主要原因在于:一是据估算,如果央行不进行衍生品交易操作,去年12月外汇占款的降幅可能会达到千亿美元;且2016年以来这种价差扩大的趋势并未逆转,外汇占款的下滑仍在延续。二是去年12月财政投放面临收缩,赤字空间有限。三是今年农历春节时间偏早,企业和居民很快将出现货币需求的季节性上升。因此,与去年8、9月份类似,千亿逆回购后,降准已经渐行渐近。

  招商证券:政策回归中性和稳健

  虽然从应对外汇占款下滑、稳定资金流动和补充基础货币的角度,降准预期无法排除。对于宏观调控当局而言,稳增长、控风险与降低融资成本,积极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必然的选择,特别是考虑微观主体资产负债表修复的需求,宏观稳定应该是前提。但对于央行而言,近期行为似乎再度回到了2015年上半年,整体货币政策操作和工具运用回归中性和稳健。既要稳增长、又要调结构与控制资金外流,央行当前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的选择如果确实再度回归中性,当期的资金利率即属于合意的状态。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短期内利率下行空间比较有限。

   华创证券:今年或降准4-5次

  由于2016年在美联储加息周期当中,外汇占款不断下降的现象仍将持续,央行仍有必要降准对冲基础货币下降带来的流动性紧张,根据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关系进行测算,我们判断2016年降准次数为4次(对应10%M2)或5次(对应13%M2),更有可能发生的时间窗口包括春节前后、5-6月、9-11月;2016年汇率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15年央行货币政策受到汇率制约相对不大,2016年美联储正式开启加息周期,人民币汇率依然面临一定贬值压力。考虑到部分盯住美元的发展中国家已经纷纷开始加息,如果人民币贬值或者中国资本外流压力过大,“稳汇率”将成为货币政策考虑的重要目标,这将会制约央行的放松行为。同时,目前一线城市房价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二线城市也出现了融资炒房的现象,房价快速上涨也会对于央行货币政策放松起到一定制约作用。(王姣 整理)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证券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