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去年12月我国外储创单月最大降幅
2016-01-08 08:00:56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昨日公布的2015年12月外汇储备数据或令人民币汇率走势雪上加霜。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为3.33万亿美元,较上月末大降1079亿美元,创历史最大单月降幅,远超市场预期。

  业内普遍认为,12月外汇储备巨量下跌与资本外流规模加大有关。招商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称,去年12月美元偏弱,非美货币普遍有所反弹,因此外汇储备不应存在显著的汇率估值损失;此外,去年12月央行干预人民币汇率的力度有所减小,对外汇储备的主动消耗应低于前几个月。

  “超预期的降幅可能对应的是资本外流规模加大,这也可以解释当月央行为何会暂停部分外资行的跨境业务。”刘东亮称。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央行去年12月末对个别外资行进行窗口指导,暂停其跨境及其参加行的境内外汇业务,目前涉及的外资行包括渣打银行、星展银行、德意志银行等。据一家外资行人士介绍,目前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价差较大,境外银行可通过境内代理行购买或售出人民币,从事跨境人民币购售业务等存在丰厚的汇差套利空间。

  央行官网昨日刊文称,一些投机势力试图炒作人民币并从中牟利,其交易行为与实体经济需求无关,不代表真正的市场供求,只会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价格信号。面对这些投机势力,央行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不过,外汇储备的超预期大跌将加剧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悲观情绪。刘东亮称,外汇储备超预期下降会令市场猜测,央行后续干预汇率难以保持足够的力度和节奏,因此可能不利于稳定汇率,资本外流压力恐将持续。

  实际上,受人民币贬值预期影响,2015年多数月份外汇储备处于减少通道,若要缓解外汇储备的持续性减少,兴业银行兼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要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从而释放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持续预期,继而缓解因此带来的外汇储备持续“失血”的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鲁政委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和由此带来的外汇储备巨量减少,都是市场尚不适应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表现。“市场所说的汇率暴跌,只是因为过去人民币汇率不够市场化而导致走势太稳。在市场化的环境下,过于稳健是不正常的。感觉暴跌只是因为还不习惯,其实人民币汇率原本就不该那么‘稳’,未来波动将是常态,市场适应了就会理性冷静地看待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证券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