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企业债务风险加快积聚,银行体系资产质量连续劣变,企业债违约明显增加,对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在积极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同时,也需要防范企业债务风险,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切断风险传导链条,阻止风险扩散蔓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企业债务风险演化存在逆周期特性。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中,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既要适应外部需求萎缩冲击,也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调整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到实体经济经营绩效。2015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9%,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7.2个百分点。市场需求不振和企业经营绩效下降,导致企业债务风险加快聚集和暴露。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连续16个季度上升,不良贷款率已连续9个季度上升,关注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3.2%。近期,企业债违约事件明显增加,非法集资案件数、涉案金额、涉案人数均出现爆发式增长。同时,P2P网贷平台也在狂热中加快暴露风险,据中介机构统计,去年P2P平台增长了64.8%,而问题平台数同比增长了2.26倍。需要注意的是,受企业经营和融资渠道多元化影响,以及互保、杠杆等方式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影子银行融资规模上升,当前我国企业债务风险传导扩散可能性较以往有明显增加。
企业债务风险具有高传染性。在企业经营形成的日常债权债务关系网络中,单家企业的债务风险往往会传染到网络中的其他企业。因此,防范企业债务风险传染扩散,首要的是切断债务风险传导链条。
一是摸清风险底数。有效风险处置的首要前提,是掌握整体风险暴露与结构状况。正规金融体系内企业债务风险相对透明,但受制于金融机构法人主体限制,难以完全及时掌握单家企业风险暴露状况。而非正规金融体系企业债务风险底数不清,是导致被动应对非法集资、民间借贷风险爆发的主要原因。
二是引入清算机制。在掌握风险底数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破产清算经验,尝试建立由主债务银行牵头的企业债务清偿机制,避免债权银行多头催债引发连锁反应。
三是承接债务风险。考虑2016年去产能和清理僵尸企业进程加快,将会增加银行资产风险暴露,可借鉴上世纪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经验,引入民间资本,建立多形式坏账银行承接企业债务,集中做好不良资产风险处置,减少风险冲击与扩散。
四是提升企业活力。配合企业债务风险清理,在利息减免、本金打折、债转股、合并重组、再融资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提升经营活力。
五是逆周期调控风险。在企业债务风险上升期,需适当提升风险容忍度,督促金融机构帮助有潜力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同时加快不良资产核销。虽然金融监管存在顺周期性,但不排除建立逆周期调控风险的尝试,在“聚会渐入佳境时取走酒杯”。(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