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际财经
稳外贸抓手或落在“一带一路”
2016-03-10 09:26:00
 

  2月份进出口数据为连续12个月未回转并再创新低。专家表示,至少今年上半年内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决策层下一步稳外贸可望再发力,抓手应为“一带一路”建设及其项目的落地。

  2月份出口降幅扩大至20.6%。“此态势已堪比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尾,2009年初的一段时期。”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

  我国出口曾在2009年出现明显下滑。当年前6个月,除1月和3月的出口同比降幅为接近20%外,其余月份的出口下降均超过20%。

  “传统外贸优势丧失过快,而新优势的形成又相对缓慢。在我们受到来自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产业承接双重挤压的背景下,外加国际市场未有改观,都造成了当前外贸加速下滑的局面。”白明指出。

  与2月出口降幅明显扩大形成对比的是,2月的进口降幅明显收窄至8%,1月份的这一降幅曾为14.4%。

  对此,申万宏源研报指出,进口增速降幅收窄,商品价格企稳是主因。“大宗商品价格环比企稳,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升,对进口金额同比跌幅收窄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是进口改善的主要原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贸易顺差在2月出现大幅缩小。2月份贸易顺差2095亿元,收窄43.3%。在白明看来,在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四个月下降的背景下,顺差的减少将加大外汇储备的压力,这值得重视。

  外贸何时回稳?

  白明表示,至少上半年难有乐观预期,下半年有可能缩少降幅或出现回升。

  申万宏源的观点则更悲观,“前两个月数据并没有呈现回稳迹象,暗示2016年总体情况恐怕不容乐观”。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或“十三五”规划草案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不难发现,下一步稳外贸的抓手很可能放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上。

  白明表示,“一带一路”很可能是个突破点。在“一带一路”提出约两年半的时间里,前期在于形成共识,下一步则会是对接,即项目大规模的落地,而其效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释放。

  “此外,诸如自贸试验区、境外经济合作区等园区的建设,也会有助于资源的相对集中和优化配置。”白明指出。

  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以海关特殊监管方式的进出口仅下降3%,与其他外贸数据的普遍大幅下滑形成对照。

  “这显示出在当前情况下这些园区体现出资源的优化配置。外贸并不仅仅是一个卖东西的问题,通过园区可以把产业集聚,使外贸跟产业凝结的更紧密,形成外贸的竞争力。”白明说。

  (摘编自3月8日中国证券网文章)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国际商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