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房产动态
广州一业主不满生活备受干扰 小区托管班被下“逐客令”
2016-03-09 13:51:00
 

  原标题:业主不满生活备受干扰 小区托管班被下“逐客令”

隽峰苑物管张贴的有关托管班处理的告示。王剑强 摄

  刚刚开学,体育东路小学珠江新城校区的一些家长便因为孩子的托管问题而烦心不已。学校附近的隽峰苑小区内原本有9家托管班,却被小区业主投诉“破坏小区正常管理秩序,影响业主正常生活”,小区物业管理方近期向这些托管班下达了“逐客令”,要求“一个月内全部搬离小区”。

  一端是学校校内的托管操作模式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另一端是学校周边开在小区里的托管所突然被“驱逐”。200多个原先被托管的孩子该如何安置,成为了令家长们头疼的问题。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的小学生托管点生意火爆、供不应求,但同时亦存在托管机构无序发展、监管缺失、准入标准空白等问题。对此,有专家建议,相关部门应对托管实施规范管理,明确行业准入标准,引导托管行业有序发展。

  影响业主生活?小区内托管班被“驱逐”

  位于天河区体育东路小学珠江新城校区,与附近的隽峰苑住宅小区只隔着一条10米宽的马路。许多上班族的家长都选择中午午休、下午放学时,将孩子托管在该小区内一些托管班里。

  然而,开学不久,这些托管班却收到小区发出的“逐客令”:2月20日,不少家长准备将孩子送往位于珠江新城隽峰苑的托管中心内,却被门卫拦下。原因是物管方面接到了许多业主投诉称,托管班开在小区里后,“破坏小区正常管理秩序,影响业主正常生活”,决定取缔小区内的托管班。

  这让家长们大为吃惊,“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这让我们上哪里找新的托管班?200多个孩子要怎么安置?”家长张先生说。

  2月24日,家长、物管、业主和街道四方召开了协调会。业主和物管方面表示,3月底全部托管班必须搬走。近日,隽峰苑物管方面再次发出通知表示,所有托管班已同意撤离小区,而基于广大业主的意见和要求,全部托管班必须在3月31日前搬离。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来到隽峰苑小区看到,由于小区各门、各栋楼下大堂门、楼内电梯都设置了业主卡感应区,无证人员直接上楼要经过各道关卡。托管班的老师需要每天中午、下午将学生从学校接出,再统一带入小区、带上楼内的托管班。

  有业主反映,托管班统一带学生上楼时,本来能坐上的电梯又要等一趟。“有时候一批学生涌进来,电梯就满员”,业主贺先生说,碰上托管班,经常要等一两趟电梯。“只是小朋友进来还好,家长也进来接,要是有别的闲杂人等混进来,那小区的安全谁保障啊?”

  然而也有部分业主持不同的意见。作为妈妈,叶小姐则显得“宽容”不少,“小朋友放学早、没午休,托管情有可原”。叶小姐称,等电梯的时候,托管班的孩子到了,会让业主先上电梯,他们等下一班。“家里没人照顾,放了学,孩子怎么办啊”,叶小姐的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她说,如果自己孩子上了小学,可能也要找托管,“站在家长的角度,我觉得可以理解”。

  托管班“成灾”?超七成业主反对开在小区

  记者了解到,在隽峰苑小区内共有9个托管班,分布在不同栋、不同楼层,平均一个托管班有10个学生左右。

  在隽峰苑一套167平方米的单元里,刘女士运营的托管中心亦在此次被“驱逐”的名单中。她表示,9家托管中心曾自发联合签署了一份《托管行业行为规范》,包括控制噪音、爱护小区设施、业主优先使用公共设施等方面内容,希望业主能够将撤离期限延长到7月,给他们一个缓冲的时间,但物管和业主最终没有同意延长期限。

  物管方面表示,因为接到业主投诉,托管班影响到业主的正常生活,因此,物业方曾走访全小区各户,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隽峰苑小区882户业主中,除164户没有参与调查外,有74.83%户业主反对小区设托管中心,“同意托管班开在小区的只有22户。”

  隽峰苑业主陈先生恰好住在一家托管中心楼下,他表示,自己的孙子出生半月后从医院回家,每天被楼上的噪音吓到。而住在另一家托管中心楼下的邱先生则表示,小孩子上上下下,电梯运转率过高,超负荷工作,有的楼房已经出现了电梯故障。

  基于广大业主意见,物管方面决定小区内托管班于3月31日撤离,4月1日起托管家长、学生等无证人员不得入内。托管班经营者和家长希望期限能延迟到7月31日,但此意见未被接纳。

  “我们都是周边小区业主,很理解隽峰苑小区业主对宁静整洁环境的愿望,但不是万般无奈,谁会选择将自己的孩子托管呢?”家长张先生说。不少家长都表示,为了将对业主的影响降到最小,除了接送时间,家长不进小区,同时教育孩子遵守小区各项规则,不打扰他人。

  物管方面称,贴出的告示没有回旋的余地,“不可能会有任何妥协,这是大部分业主的意见。”一家托管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他正在考虑搬走,“没办法了。”不少原先在这些托管班安置小孩的家长,也开始纷纷寻找新的托管班。

  托管机构无序发展?专家建议明确准入标准、规范管理

  托管所进驻小区是否合法?物业方又是否有权驱逐托管所?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校外托管中心兼具教育与社会服务的双重性质,它涉及教育、工商、物价、消防、卫生等多领域的管理,但是目前没有专门规范托管中心监管的规章制度,导致托管中心存在监管缺失、无序发展。

  夫妻双方工作太忙无暇照顾孩子、社区资源无法满足放学后托管……各种各样的托管班成为家长安置孩子最便捷的方式。然而,托管行业的法律缺失和监管缺失,一直以来也是不少家长的心头大患。在年前广州“两会”上,学生托管机构的规范问题,成为了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

  广州市政协常委、民进广州市委秘书长梁燕指出,目前社会上涌现的学生托管,有着令人担忧的隐患:没有行业标准,没有准入和服务规范;主办人成分复杂,许多托管点主办人根本不具有任何专业资质;收费随意,少者数百元,多者上千元。社会上的托管点条件良莠各异,很多是零散地掺杂在民居里,有的地方狭小,卫生不良,根本不适宜托管。

  此前,广州市政府已积极从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规范学生“托管”工作进行探索:2014年9月,广州叫停各小学收取小学生午休管理和课后托管费,实施每学生每天2元的财政补贴,此后,广州市政府又出台《广州市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工作指引》,宣布小学生课后在校托管的有关费用由政府买单。

  但梁燕表示,据调查,“指引”新政出台后,学校囿于工作职责、人力物力,环境因素等制约,不能享受免费托管的学生仍占多数。南方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体育东路小学时,多位家长亦表示,校内的托管班能接纳的学生数量非常有限。

  梁燕认为,政府部门面对社会“托管”机构,不应放任其“脱管”,而应继续加强引导和监管,在监管其准入和资质方面下功夫,提升小学生校外“托管”服务水平。在广州“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江秋华等亦曾提交建议,希望尽快出台《广州市学生托管管理办法》,加强学生托管行业监管。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南方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