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截至2012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1853所,在校残疾学生37.88万人,特殊教育专任教师4.37万名。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72.1%,比2008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不久,我国将启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聚焦解决实名登记的8万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以“一人一案”的原则,通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帮助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并解决特殊教育发展相关条件保障问题,实现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我国特殊教育将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特殊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八大任务之一,要求各级政府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支持与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特殊教育体系的建设日益完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稳步提升。
扩大资源保障残疾孩子的入学梦
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党的十八大要求“支持特殊教育”。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特殊教育的发展,关心残疾儿童少年的成长。
2008年,国家启动了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项目。四年里,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54个多亿,在中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
与此同时,中央特殊教育专项补助经费不断增加,从2008年的1500万元增加至2012年的5000万元,累计投入1.2亿元,持续支持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为了进一步减轻残疾学生家庭的负担,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受教育阶段的学习,国家还建立了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残疾学生资助体系。重庆市特教中心主任李龙梅介绍说,该校学生每学期免除学杂费小学生410元,初中生590元,免除课本费小学生120元,初中生150元,每个学生同时享有每月400元生活费和每年800元住宿费补贴;全校每年累计投入1440080元,平均每生6100多元。
为了规范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国家出台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规模、学校布局、专用教室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进一步加强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康复仪器设备标准化建设,保障特殊教育教学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
2012年,国家特殊教育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开始实施,平均每个高等院校5000万元、每个中等学校3000万元的投入,重点支持60个高等特殊师范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和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办学规模。
随着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特殊教育学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走进学校接受特殊教育的残疾孩子的类别在不断拓展。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特殊教育学校、福建省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等很多特殊教育学校中,在读残疾学生已经从视力、听力、智力残疾扩展到孤独症、脑瘫、多重残疾等。残疾相对较重的学生主要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七班学生红红的妈妈看到孩子在特教学校接受教育后激动地说:“真的特别感恩学校以及老师们!正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无私奉献,换来了我女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对于生活的自信,也使我们家庭少了一份后顾之忧,充满了信心!”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的实施融合教育的一种形式”,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邓猛教授说。随班就读不仅有利于残疾儿童在普通学校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更有利于他们获得适应社会的基本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了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同样能够“上好学”,浙江省的许多普通中小学建起了配备有特殊教具、学具、康复训练设备和图书资料的资源教室,连续三年有8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配有1名资源教师。宁波市达敏学校积极发挥特殊教育学校骨干作用,为所在的海曙区乃至整个宁波市的随班就读提供巡回指导、教师培训等服务,发挥着专业支持作用。实质上,每一个特殊教育学校就是当地特殊教育的指导中心、资源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彭霞光副研究员表示,我国开展的随班就读,不仅使残障儿童与普通儿童在同一间教室中学习,更为残疾孩子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育和科学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