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销售误导连连 存单保单为何屡屡“随心变”?
存单保单为何屡屡“随心变”?
存单保单为何能屡屡“随心变”?业内人士认为,这既有消费者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也存在保险行业内不规范的因素。
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教授表示,一般“存款变保单”主要发生在银保渠道,受害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因为消费者对银行的盲目信任。此外,老人在风险的识别能力方面也往往较弱。
“消费者总是希望自己的财产能够不断增值,在诱惑面前往往容易忽略高风险。”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则认为,消费者听到虚高的收益率就冲动的心理往往被销售人员所利用。
不过,保险业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误导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业内人士指出,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在销售过程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率,并承诺保证本金,却未提示风险,特别是退保风险。
例如,某款包括固定收益+分红收益的保险产品被吹得天花乱坠,但仔细看保单明细才发现,高收益率的保险产品其实都是存续5年或10年的总收益率,所谓的收益主要是分红,但是在如今这样的市场形势下,很难保证到期后能否取得产品承诺的收益,风险要远高于普通理财产品。
此外,银保渠道是保险公司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这项合作中,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处于强势地位,导致保险公司成本抬升。
“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产品销售只有到了一定的规模,中间的费用成本才能打平,那就不排除少数管理不严格的保险公司个别销售人员进行销售误导。”一位监管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