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服装偏爱“洋马甲” 本色竞争有多难?
资料图:北京翠微商场二楼女装部,各式起着洋名的国内服装品牌随处可见/记者 魏 薇摄
【阅读提示】
目前世界知名服装品牌强势登陆中国,国内服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很多本土品牌选择先行穿好“洋马甲”,伪装国际化,借此提高身价,从中获取高额利润。这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本土服装业如何抛弃急功近利、告别伪装,承受住市场竞争的考验?又如何修炼“内力”,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国际知名品牌?
阳春三月,相约三五好友,逛街购置春装。北京翠微商场二楼女装部,放眼望去,各式品牌洋味儿十足,什么“斯”、什么“奴”层出不穷,店铺主标识几乎都用英文,价格也和国际“接轨”,一条围巾竟然都要2000余元,一件春装动辄数千元,细看商标,有的是深圳、广州、上海等地生产,有的甚至就是北京郊区生产的。
分明是“中国娃”,为何要起个洋名字呢?
“洋马甲”等于高身价?
有人说,中国的服装市场宛如“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也有人说,在世界服装品牌前二十强全部登陆中国市场的当下,咱们自家门口的竞争就是国际化的竞争,赢取了家门口的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赢得了国际化的胜利。
现实是,能够突出重围并在国外开拓一片天地的本土企业寥寥无几,大都和国际品牌“扎堆儿”在一起,先行穿好“洋马甲”,伪装国际化,实则为了给自己增加身价,赚中国消费者的钱。
在中国,尚有两个公共标准可以衡量品牌的受欢迎程度,分别是“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后者已在2007年停止评选,并在今年9月期满,目前在服装业有51个产品享有此荣誉,其中起洋味儿名字的有约3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的许多服装品牌也都如此。从整个服装行业来看,据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统计,无论男装女装,起洋味儿名字的企业高达85%到90%。
“国际品牌多少,已成为行业内部衡量商场档次的不成文标杆。在百货业是销售主渠道的现在,有些国内品牌希望进入到高端商场,就要接受高扣点率,还得在显著位置标识洋名字,企业为了生存,价格就得水涨船高。”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陈大鹏解释说。
李凯洛进一步分析道,“价格的构成结构非常复杂,生产制造成本并不是大头,包括商场扣点率、租金、人员、库存方面的营业成本能够占到70%。因此标价是成本的五六倍非常正常。”
消费者的炫耀心理也助推了价格的提高。“崇洋媚外”的心态还一定程度存在,觉得国外的产品就是比国内的好、比国内的贵,一些本土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追求,就故意打造出这种形象。
服装陈列设计专家王军提出,高价格的背后还隐藏着一块灰色消费的沃土,“高端商场中,很多消费者都是用礼品卡消费,有些本土服装品牌生产和国际大牌源自同一个工厂,质量可能相差无几,但没有明显的标志,如同很多‘天价烟’却没有包装一样,能够体现出‘低调的奢华’,很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