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首都城管队员的真实生活

2012-02-15 14:53:43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走进首都城管队员的真实生活

  图为城管队员正在帮助个体经营户清理街道上的积雪。(资料照片由北京市大兴区城管大队提供)

走进首都城管队员的真实生活

2012年2月1日,北京市大兴区城管大队大队长王建军在办公室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从一个老城管人的角度,为我们讲解城管工作的方方面面。新华网李欣 摄

“帮助市民共同维护自己居住的城市”

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工作经历的老城管工作人员,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切体会到了一点,那就是我们城管的具体工作,仅仅靠执法是不行的;要想消除一些影响城市秩序的现象,仅仅靠“堵”也是堵不住的。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和教育老百姓,自觉地遵守这个城市的秩序,自觉地维护这个城市的生活环境。如果建立起市民“主人翁”的自觉意识,那么一个城市的环境面貌维护起来就会很容易。举个例子,我们大兴区有一条兴华路,因为环境好秩序井然,周围的居民都将兴华路看做自己的一种自豪,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有亲戚朋友来做客,也会非常自豪的向他们介绍。这种情况下,市民也会主动自觉的维护周边的环境和秩序,我们的城管工作在这里也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所以,我个人认为,城管的工作就是帮助所有城市居民共同维护城市的秩序,创造一个理想中的安全稳定祥和有序的生活环境。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又必须严格执法,有时单纯的自觉和引导发挥不了作用,这就要求城管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一些执法处罚等手段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我们在执法过程中要求科学理性。我在工作中经常跟我们的执法队员谈起一个问题,“你执法的目的是什么?”城管执法并不是为了执法而执法,而是为了让那些影响了扰乱了城市秩序的人尊重法律,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所以说这种执法行为跟老百姓并不是站在对立面的,而是为了维护绝大多数百姓的利益才实施的。通过教育和执法处罚等手段,来强化市民尊重法律的意识,让那些扰乱了城市秩序的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同时引导他们走上知法守法懂法的道路。在这一点上,必须要严格遵守市局提出的“两个不能、三个严禁、四个不准”工作准则和要求,规范队员的执法权和自由裁量权,执法一定要“理性平和 文明 规范”,牢固树立深厚的为民服务意识。

这同时也是现在我们城管执法的一种理念,比起以前那种“我是管理者,你是被管理者,理所当然的要服从。”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执法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大多数的市民维护好城市环境,让大家生活的环境更和谐,出行更方便,生活更美好。有了明确的理念和目标,我们就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理性,维护绝大多数市民的利益。

编辑: 许银娟  标签: 城管工作 城管队员 城管执法 城管部门 北京市大兴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精彩热图

限量版劳斯莱斯被撞

一掷千金情人节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