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朝阳区的一个每平米价格超过十万元楼盘被检测出甲醛超标。这个楼盘早在2009年就站上了“北京最贵期房”之列,是北京的著名“豪宅”。可就是这样在普通老百姓眼里“高不可攀的”高档住宅,却成为“假冒伪劣”产品。
关于劣质楼房的新闻近来频频刺激公众的神经。不少网友表示,房屋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偷工减料就是草菅人命,房企应严格自律,监管部门更须对质量缺陷“零容忍”。
房企频陷“质量门”
10月10日,三亚12栋劣质楼房被拆除。一栋装修一新的5层楼房在两台炮机拆除作业推动下不到10分钟就轰然倒塌,废墟中露出的钢筋如筷子般粗细;15日,黑龙江双鸭山市集贤县自来水公司办公楼突然坍塌,媒体报道坍塌的办公楼由砖和水泥砌成,整栋楼竟没有使用一根钢筋。再向前追溯,马鞍山的绿地世纪城一期项目中多栋在建高层住宅使用了不合格钢筋,原本12毫米规格的钢筋被8毫米钢筋替换。
网友“笨笨的星座”说:“这是对消费者的极度不负责任。使用劣质建材会危害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辛辛苦苦攒一辈子钱买一套房,不负责任的开发商就是草菅人命。”
网友“爱吃鱼的猫”说:“10万元一平米、知名房地产商开发的房子竟然有问题!不敢想象里面还有多少猫腻,真是太可怕了。”
网友“岁月如梭123”说:“究竟谁该反思,我看房地产开发商和监管部门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涉事房企为何“嘴硬”
令人更加震惊的是,北京“豪宅”甲醛超标新闻曝出后,涉事房企的回应却耐人寻味。媒体报道,该房企的答复是“如果有问题会整改,但重新装修肯定要业主自己掏钱。”
房地产企业为何能如此“嘴硬”?秦兵房地产律师团队律师徐斌认为,这其实是开发商的一种策略。“开发商在限购令背景下,房屋销售量不如预期,资金链条紧张,一旦答应业主条件,大面积赔偿或退房,对开发商来说都是比较严重的打击。所以现在态度强硬是一种策略手段。”
徐斌认为,很多业主基于维权成本高、法律知识不足,再加上怕麻烦的心理,被开发商这种强硬的态度压倒,以至于乖乖收房,放弃索赔,这样开发商就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去专心于对付一部分坚持维权的业主。
“单个业主打官司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启动成本来评估房屋质量问题带来的贬损,业主也可依据合同中关于违约金的条款来索赔,但是一般来说开发商提供的合同中不包括这个条款。如果业主们能团结起来,可以试着组织成集体一起维权。”徐斌说。
“便宜不能没好货”
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执行严格的调控政策。住建部近期表示,楼市继续限购,房价不具备全面反弹条件。为确保全年房价控制目标,住建部表示对房价过快上涨地区实行问责。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环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4个,同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5个。以往楼市“金九银十”的盛况并未出现。
不少网友指出,楼市的不景气不能成为住房质量下降的借口。网友“重来一次会怎样”说:“房价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房价的稳定事关老百姓的利益,但不能因为现在开发商的利润空间小了就偷工减料,这是极为不道德的行为。”
网友“微博控123”说:“开发商偷工减料,建设不合格的房子不对,一味打‘嘴仗’更不对。这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事啊,出现这种问题,监管部门应该负起责任,让开发商付出相应的代价。”
网友“早睡早期身体好”说:“企业最终要靠品牌赢得市场,但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为了利润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把降价等同于降质,最终还是会砸了自己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