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建议大幅提高罚款
问题症结
产业链长多头管理
各大部门都表示已经加大了监管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仍频频被曝光,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黄维礼说,从田间地头、海洋江河,到市民的餐桌,经过了一条很长的产业链,而且各个环节由不同的部门监管,这给安全监管造成了很大困难。“产业链越长越容易出事!”
据了解,食品的种植、养殖由农业、渔业、林业等部门监管,而食品安全生产由质检部门管理,流通环节由工商部门管理,而到餐饮环节又由卫生部门管理,等等。食品安全监管涉及七八个部门。
郑奎城表示,食品安全监管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就是部门多头管理。“有些时候就会造成‘好管的我就管,难的我就不管’,形不成合力。”他建议,我国应加快探索建立监管新机制,让监管体系更加明晰。
一些新工艺增加食品安全风险
而让有关部门最头疼的食品问题来自于:添加剂!近几年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多来自那些让食品在感官上更好的添加剂,添加剂几乎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
“生产新工艺,食品新添加,给食品安全增加了风险”,黄维礼说道,还有一些新科技研究成果在农业、渔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物种自然的生长规律,可能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的隐忧。
而添加添加剂、以劣代优,背后的主要驱动力,是一些企业毫无底线地牟取利益的最大化。以地沟油为例,每吨地沟油和合格食用油的价格差数千元。
企业小品种多缺乏统一标准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监管不到位。”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副董事长、总裁王晶说,食品产业链比较低端,制度不够完善,而在社会诚信制度未建立的情况下,企业违规成本太低。
“在食品生产领域,小企业特别多,而且品种门类繁多”,黄维礼介绍,质监系统一个县仅配备七八个食品监管人员,却要面对数千家小企业,安全监管是有一定困难的。
黄维礼说,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屡屡曝光,恰恰是因为这几年质监部门有了足够的检测能力,使得原来未被觉察的食品安全问题摆在了大众面前。但是,由于食品领域过于庞大,品种太多,我国食品安全的标准建设相对滞后,使得一些食品没有独立的标准,只能参考大门类的标准,使得食品生产门槛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