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还记得小时候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呼唤春节你“快点来,慢点走”,想到那时的春节,满脑子都是年味儿:家家户户屋檐下挂满了腊肉,大街小巷贴满了对联,全家人热热闹闹围在一起看春晚……临近过年,这些温馨的、有趣的、难忘的回忆就一股脑儿地又冒出来。春节习俗源远流长,各地不同,每个人都有浓浓的过年情结和不一样的过年故事。这个冬日,人民网文化频道推出春节特别策划《最怀念的年味儿》,邀请各地知名作家、学者、影视大咖,以及有故事的民俗手艺人等,畅聊他们的春节记忆。今天,请大家跟小编一起,听听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风筝传承人张天伟、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刘惠霞最怀念的年味儿。
动态风筝传人忆50年代耍社火:抡“火流星”开道
采访对象:张天伟,78岁,陕西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风筝传承人。
78岁的张天伟是土生土长的古城西安人,张家原是清末至民国时有名的富商人家,在年少时那个小小顽童的记忆里,过年当然与美食和红包分不开。“我家住西安东南城区开通巷23号,门口向南距城墙120米,是当时有名的张家大院,三进院子,后面是一大片花园、果园、鱼池、花房等,大约一亩多地。早先西安城里有‘郭家的地,高家的房,张百万的银子拿斗量’的说法,说就是我的祖先。”
“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父亲会带着哥哥和伙计,拿着很大的提货笼子,去三原县的德和生,我家经营的点心铺子,提回来很多的点心,有一口酥、蓼花糖……细点心会装在小巧的木盒里。那个一口酥的味道,真的入口即化,十分可口。”张天伟回忆到,“对门儿有个姓纪的厨师,每年过年的时候,父亲都要请他来我们家,做好几天的饭。”
“除夕家里每一道门上,都要贴上自己写的对联。晚上家里的灯、红蜡烛满院子彻夜亮着,直到现在我们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张天伟至今仍记得,在父母亲住的那进房子中间的堂屋有一扇屏风会被收起来,把案几、供桌拿出来,再摆上供果、点心,“长辈在堂上一边坐着,我们这些小辈儿们在前面铺的毛毡上跪下磕头,一一拜年,长辈就给我们发红包。”
西安古城墙里热闹非凡的耍社火场景,给少年张天伟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留下了取之无尽的风筝造型素材。“那是50年代初,我当时只有十来岁。等到正月初五以后,城里就开始准备耍社火。”张天伟告诉记者,他父亲毕业于上海艺术专科学校,照相、织毛衣、种树养花、玩电子手风琴、做灯笼、风筝之类手工活儿都会,尤其擅长做风筝,是远近闻名的巧手能人。“父亲曾做过一个巨大的灯笼风筝,光麻纸就用去三百多张。风筝太大无法从大门出去,放飞时只好请几十名街坊帮忙,搭梯子从房顶上抬出院子。他自然而然就成了碑林区耍社火的主要设计者,我每天放学回来都要帮父亲的忙。”张天伟坦言,在父亲的感染下,自己也很喜欢做风筝,“那时我就在想,有一天要做一个自己会动的风筝飞上天。”
“耍社火”也叫“耍故事”,是城市和乡村群众在春节期间普遍开展的汉族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将汉族歌舞、戏剧,以及各种小型文艺表演融为一体。“我记得当时父亲设计了一个场景是表现‘鹬蚌相争’典故的,他做了一个很大的‘蚌壳’的形态,一开一合很好玩,但没想出怎样设计‘仙鹤’。少年时的张天伟灵机一动,向父亲提出,“让一个身材瘦高的人钻进仙鹤造型的壳子里,再带上翅膀,伸出一只手做仙鹤的脖子,只要手一动,不仅仙鹤的下嘴跟着一开一合,而且头、嘴、翅膀都能动。”
提起耍社火,张天伟十分兴奋,“我们的社火队可热闹了,我最喜欢抡‘火流星’,就是一个简易的金属盒子中间放上烧红的木炭,两侧再放上生木炭,抡起来有风,两边的木炭也着了,红红的很好看。”张天伟似乎完全沉浸在回忆中,“那时候社火要有人抡‘火流星’在前面开道,后面有耍狮子、耍龙、锣鼓队、花船的队伍跟着,一路从开通巷北口走东厅门到端履门,再到东大街,钟楼,再到西大街,到南院门的市委门口耍,走累了在矮房檐上坐着歇歇;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警察着急了,借我的‘火流星’抡着维持秩序呢!”
父亲是张天伟的启蒙老师,年少时耍社火的经历给后来的张天伟留下了大量制作的风筝素材,后来在工作中掌握了电和机械原理,张天伟最终完成了自己的动态风筝梦。1986年4月,由张天伟在内的7人作为陕西代表,参加第一届全国风筝邀请赛与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并获得了唯一一个银牌。“这个灯笼风筝与我父亲做的一模一样,不过上面的字不是状元及第,而是振兴中华了。”78岁的老人笑呵呵地说。1987年,他制作的动态龙风筝被加拿大友人以5000元收藏,后被印制在加拿大邮票上公开发行。(文/图 和冰、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