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教育创新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2015-12-05 11:36:52
 

  新华教育北京12月4日电 创新引领教育,教育创建未来。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承载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12月4日,以“创——建未来”为主题的2015新华教育论坛——大国教育之声活动在京隆重举行。全国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媒体人及各大教育机构的领军人物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创新改革浪潮中中国教育的创新发展之路。以下是本次论坛的精彩摘要。

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副主席陶西平发言。新华网 于耀东 摄

  国家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面对发展的新常态,中国教育事业正在通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的改革,使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能够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适应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目标和中的实现国梦的长目标的实现。

  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确实已经了巨大成就,各级我们各类教育学校学生的规模已达到2.5亿人左右,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我们成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但是,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性战略目标面前,教育改革也面对着许多现实的问题,其中,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中心课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难于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又在,于协调好诸多相互促进联系相互制约的矛盾。

  我国启动了“互联网+”和“2015中国制造”行动计划,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已经从专业科技人员实验室研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后用户被动使用的1.0时代,进入技术创新成果的最终用户直接或通过共同创新平台参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全过程的2.0时代。“互联网+”时代对未来的“才”提出了更高要求的,不仅需要具有硬技能,同时需要具有很多软技能,包括:勇于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自主精神,跨界复合能力,学习适应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等。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教育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正在促进教育适应新的需求,进行教育技术、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改变,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产生了在线教育、O2O教育等新的模式,从而也正逐步改年轻人的学习方式。教育创新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为了培养更加优秀、更加合格的未来接班人,教育工作者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直面教育的新问题,新发展,调整自己的原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适应新情况下的新要求。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所指出的:“21世纪的教育需要重大创新,这是因为我们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融合,知识驱动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必须就教育的目的、学习的内容、为什么学习以及如何学习开展批判的、持续的交流和对话。” 今天,我们聚会在“2015大国教育之声”论坛,这里汇聚了诸多教育界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企业界领袖,虽然短短几个小时的话题交锋、思想碰撞远不能网尽对教育未来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但依然期待着,能从大家的发言中对中国教育的未来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