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捐衣过剩”爱心如何避免成负担
2007年,为帮助贫困学生,攀枝花市米易县得石镇中心校在网上发帖,希望网友能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御寒衣物,很快,爱心衣物就从四面八方寄来,为学校解了忧。8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一直没有停止,学校收到的衣物越来越多,但这却让学校犯了愁。(11月24日《华西都市报》)
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每每爱心动员令发出后,社会各界对捐衣捐款的关注立马会达到一个峰值。特殊时刻的爱心涌动难能可贵,但如果“需要”和“给予”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像洪水一般的爱”反而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甚至沦为一种爱心负担。
实际上,只有强化双向信息沟通和科学统筹安排,才能避免“爱心扎堆”产生的负效应。尤其是在“互联网+慈善”的年代里,加快构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统一调配的全国性慈善公共平台迫在眉睫。而对爱心人士来讲,爱心捐赠也应遵循客观规律与现实需求,尤其是对受助者的情况和信息要随时给予关注,从而避免爱心的“旱涝不均”。再往深里看,民间慈善如何得到激活与发展,扶持与监管不可或缺,当务之急在立好规矩、敬畏善意的同时,更应整合资源、对称信息,将其纳入到制度规范和法则约束的笼子里。 (徐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