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从幼儿到硕士——《战马》再次撬动我国戏剧教育
2015-11-22 19:58:12
 

  新华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白瀛、白丽萍)中国国家话剧院和英国国家剧院联合制作的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已由北京转场上海、广州、天津、杭州等地巡演。该剧的最大看点是三人操作的惟妙惟肖的马偶,而针对这个核心表演开发的戏剧教育项目,也成为这个中英两国重要文化交流项目留给中国观众的另一笔财富。

  据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介绍,本次针对《战马》开发的12场戏剧教育项目中,400多人直接参与,其中最小的4岁,最大的45岁;最低学历为幼儿园中班,最高学历为EMBA。

  这些活动中,三人一组在中方木偶导演带领下尝试操控小纸偶,感受“人马合一”的状态,体验着马偶在演员的操作下如何有了生命和灵魂。

  “从破冰表演训练、打开气泡敞开自我,到竹竿小鱼训练、无领导式默契团队建设,我们管理学需要并可以向艺术学习借鉴的地方还很多很多。”参加《战马》MBA和EMBA戏剧教育项目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部教师王小恺说。

  戏剧教育是把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二战后开始在欧美兴起,如今面向青少年或成人的戏剧教育在发达国家已很普遍。

  在我国,尽管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戏剧教育家李婴宁即开始从国外引进戏剧教育,但目前即使在北京、上海等文化发达地区,戏剧教育仍然是一个崭新事物。

  “戏剧教育是剧院、剧团的重要职能。在我国戏剧教育刚刚起步。”《战马》中方制作人李东说。

  可喜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戏剧机构开始探索戏剧教育之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自2011年举办中国儿童戏剧节以来,多次联合台湾如果儿童剧团等机构开展戏剧教育活动。一次活动中,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先说出孔雀、鸭子、梅花鹿、飞机等一样事物并表演出来,接着用一个纸筒做道具,表演各种动作,于是纸筒变成了接力棒、棒球棒、笛子等。

  “儿童戏剧教育和日常生活很接近,潜力无穷。”如果儿童剧团艺术总监徐琬莹说,儿童戏剧教育并不是教孩子演戏,而是将戏剧的元素、形式融入教育,鼓励孩子从中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开发儿童的想象力。

  2012年,参加第二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31家戏剧院团共同签署一份倡议书,呼吁各级党委和政府将儿童戏剧教育普及纳入国民基础教育体系。

  “6岁前是儿童心理建构的最重要时期,戏剧教育就是用戏剧的方法根据孩子成长规律规范孩子的行为和素质。”李婴宁说。

  而对于国家话剧院,《战马》也不是首个其戏剧教育项目,2012年剧院即集结了抓马宝贝、动动鞋子儿童剧团、卓美教育、花旦工作室四家在京专业儿童教育机构,推出“暑期儿童戏剧教育体验馆”。

  周予援表示,中国国家话剧院已经开始着手成立专门的戏剧教育研究中心,并针对各层次人群的需求,研究开发更多的戏剧教育项目,普及戏剧教育。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