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一生为农 播种希望——记陕西杨凌老农科专家群体
2015-11-22 11:43:17
 

  新华网西安11月22日电(记者余晓洁、陈晨)陕西杨凌,一座“姓农”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诗经·生民》记载:“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相传4000多年前,“农神”后稷教稼于此,开创出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往事越千年,农耕文明早已成为杨凌人的精神血脉。

  今天的杨凌,聚集了数以千计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当中,有一群老科学家,大多年逾古稀,却退而不休,躬耕不辍——或在田间地头选种育种;或蹲点旱塬致力于为民增产;或点亮青年学子拥抱未来的希望……

  “慧眼独具”的育种家王辉:眼光源自近半世纪的坚守

  小麦育种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辉人高马大,肤色黝黑,看上去跟50多岁的关中农民并无两样。他一头扎进那30多亩的试验地,动作敏捷眼光锐利,没人看得出他年逾古稀。

  “育种是幸福的事业,一茬茬播种希望。”王辉说,“跟女儿一样,小麦也是俺的娃。”

  王辉的“小麦娃”很优秀。他历经十余年选育的“西农979”集高产、抗病、早熟、越冬性强等性状为一体,受到农民欢迎,成为我国冬小麦主播品种,累计在黄淮麦区推广近亿亩。这背后,是王辉扎根小城杨凌42年的默默耕耘。

  42年,是什么让他对“农”字如此痴迷?

  一个最初的淳朴梦想——学科技,不再让父老饿肚皮,让王辉一朝投身农业,再未离开土地。而麦种千千万,又为何他的“小麦娃”能走出陕西,“占领”河南、安徽等大型麦区?这位陕西省科学技术最高成就奖得主有何诀窍?

  “对育种家来说,最重要的是眼光。能不能识货,从众多麦种中找出核心亲本配核心组合,是成败的关键。”王辉将育种经凝成一句话。眼光,又从何而来?

  从一脉相承的科学精神中来。王辉的办公室,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内,端放着赵洪璋院士的遗像。恩师过世多年,但似乎从未离去。这位培育出“碧蚂1号”小麦良种的老一辈科学家特有的科学精神和为民情怀,每天都投射在王辉的心坎上。

  从田间地头理论联系实践中来。“他有好多‘密码本’。”师从王辉21年的西农大农学院副教授孙道杰说。每到地头,王辉都带着一本,上面用铅笔条理清晰又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麦田里的故事”——

  9月整地划行,10月播种,冬春田间观察抗病鉴定,初夏授粉杂交、选择材料,盛夏分类收获,7月考种、室内选择和试验总结,8月新试验安排,周而复始……

  从产学研结合中来。王辉认为,种子好不好农民说了算。“要让种子走出实验室,借助企业的渠道和在当地的示范与农民见面,让农民当裁判员。”王辉说。

  记者随手翻开一个“密码本”,看到王辉在扉页上写下的“莫问前途吉凶,但求落幕无悔”。在学生眼中,王辉用“老农科精神”践行着这句座右铭。

  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农科城杨凌仍是镇级建制,城市功能不全,仅有一条泥泞的街道,条件极差。仅“八五”期间就流失高中级科技人员800多人,不少分配来的大学生一到杨凌,不等报到便一走了之。

  “王老师有多次调去沿海高校工作的机会,他都不为所动。旁人一说调走,他两眼一瞪,‘科学研究有连续性,挪窝要另起炉灶,走啥!’”与王辉共事多年的西农大博导王成社说,受他的感染,自己也在留学日本后选择回国。

  最近,王辉团队传来好消息,又有新小麦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每天不到田里,不摸摸小麦,就浑身不自在。”王辉继续在他的麦地里播种新希望。

  李立科:罹患癌症躬耕旱塬的“秦川牛”

  “我还能干!我在渭北把旱地变成了黑土地!”

  80岁的旱作农业专家李立科举起双手、紧握拳头,困难但力争一字一句地、以一种近乎宣誓的语气对记者说。

  这位满头白发的西农大老教授、全国劳动模范,罹患癌症25年,至今仍不遗余力奋战在渭北旱塬。他是陕西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传奇。

  1935年,李立科出生于陕西一个贫苦农家。遵从父命学农,从此与土地结下一世之缘。在陕西武功县蹲点做科研14年,陕北4年,陕南3年,合阳县33年……蹲点,占去了他生命中的54个春秋。

  上世纪80年代初,为在渭北高原开辟“第二粮仓”,时任陕西省农科院副院长的李立科临危受命,卷起铺盖来到了合阳县甘井乡。

  彼时的甘井,粮食产量极低,人均年口粮不足150公斤。

  李立科开始了艰难的研究。他提出的“以磷促根、以根调水”方案,使小麦亩产由100多斤提高到400斤,这一技术迅速在渭北20多个县推广,使当时陕西一年增产小麦8亿多公斤。“这是陕西农业史上破天荒的奇迹,对世界旱作农业有借鉴意义。”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实地考察后如是说。

  然而李立科深知,磷肥只是让小麦由低产走向中产,如何高产,关键还在水。他着手采用覆盖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的试验。

  就在这时,他的身体出了状况——左上颌窦鳞癌中晚期。他闻之泰然:“把我埋在试验田里,立个牌子,写上‘李立科在这块地里种的小麦亩产达不到800斤,望大家努力。’”

  在各方关怀下,李立科的手术非常成功。重生的他没有选择安度晚年,又回到了试验田。他提出“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使小麦亩产达到437公斤,玉米亩产达600公斤。

  增产粮食,节约灌溉水,控制水土流失,旱塬变黑土……别人不敢想的事,他做到了。耄耋之年的李立科又回到甘井,继续他的“蹲点”人生……

  王鸣: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用爱点亮学子希望

  王鸣1933年出生在山东高密农村,抗战期间随母亲来到西北。1952年,他考取西北农学院(西农大前身)园艺系,后留校任教。从此,王鸣开始潜心研究本土的优质西瓜品种。

  “搞农,必须要踏踏实实,向下扎根越深,才能向上结出果实。”王鸣说自己智力平平,全凭一个勤字。

  西北冬天冷,王鸣在试验地里挖冷床,用马粪、报纸暖种子。天放晴时,他用镊子将种子一粒粒挪到阳光下。他培育出“西农8号”优良品种,在全国20多个省份大面积推广。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王鸣荣获2006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成为为数不多的非院士获奖者。

  采访王鸣,更像是一次科学精神和仁慈爱心的双重洗礼。

  他的家中书多,专业、哲学、文学、外语,塞满书架、铺遍餐桌。学生的求教信感谢信多,塞满了好几个大抽屉。家具是上世纪70年代的,电视是90年代的,一台锈迹斑斑的老式烤箱总是把糕点烤糊。

  堂堂“西瓜王”和何梁何利奖得主买不起家电家具?

  原来, 他用自己和爱人多年积蓄在陕西一座贫困小镇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

  他还将何梁何利2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帮助多所农业大学的寒门学子完成学业。2012年起,他每年从退休金中挤出6000元,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奖学金,资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

  他的家中眼镜多,书桌边、床边、电脑边……至少有5个。“都很便宜,10多块钱的地摊货。”王鸣说。

  多年前,他眼睛染疾,如果花十多万元做手术就可以根治。但王老一心想着慈善。他宁可牺牲自己的光明,点亮青年农业学子拥抱未来的希望。

  就这样,他一眼几近失明。常年一身浅色夹克,把个人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数十年俯首甘为“孺子牛”,哺育学子,传播大爱。

  在杨凌,在西农大,在陕西,还有很多的王辉、李立科、王鸣——终生与土地为伴,泥土气是他们永不退色的特质。厚重的黄土地,因他们的坚守而充满希望;农业科技的大厦,也因他们的奉献而顶天立地……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