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淮安市委党校一讲师,以相同或高度相似的题目在不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最高纪录是一文发16次。
事情被曝光后,该讲师倒也坦诚,公开道歉并给出了解释。理由无非是担心一投不中,心血付诸东流,为提高命中率,这才广种薄收。谁知,“另辟蹊径”不成,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尴尬境地。《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中,明确把“一稿多投”、“重复发表”与“抄袭”、“剽窃”等行为一起,列为学术不端行为。重复发表论文不仅有违学术伦理道德,丧失了最基本的学术底线,更是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是功利主义的心魔。
光道歉显然还不够,这位讲师称,现在已经在改正错误,并“愿意负一切责任”,这份知错能改的勇气和担当或多或少为其挽回了几分形象。学术有真面目,学术人才会真正有尊严。爱惜自己的羽毛,增强学术伦理意识,不拿学术声誉做赌注,这是每个学术人应该恪守于心的准则。
不过,板子还不能完全打在该讲师的身上。试想,如果重复刊登此文的相关期刊执行了严格的查重和评审制度,并做好事后的追查和追责,充当好了学术规范的“守门人”,还会发生这种让他们也颇为难堪的事情吗? (于珍 文 焦海洋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