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4日专电题:电影《小王子》:献给孩子和大人的童话
新华社记者尚昊、胡林果
一个美国导演,将一部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法国童话搬上了电影银幕,感动了中国的成人。这是最近上映的电影《小王子》带来的效应:10月16日在中国上映以来,这部动画电影已取得了1.53亿元票房。
法国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童话《小王子》故事并不复杂:一个飞行员在沙漠坠机,却遇到一个奇怪的男孩,他说自己原本住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与一朵玫瑰相伴,最后来到地球,驯服了一只狐狸,与一条蛇达成了死亡协议。
这部被翻译为250多种语言的童话在中国也曾是不少80后和90后的枕边书,书中的童真、哲理和趣味让这部薄薄的书成为不少成年人心中的情结。
“这本小说提醒了我不管年龄多大,都要不忘童心,并对成人社会所可能有的虚伪、麻木和贪婪保持警惕。”就读于北京某所高校的杨帆说道。六年后,由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再次触及了她的心灵。
“所有的大人都是孩子,只要你未曾遗忘。”这是动画电影《小王子》的宣传语,其中的成人指向不言而喻。
原著的情节是简单的,因此这部电影不得不面对改编的困难。创作团队为电影构架了一个新的骨肉,以一位小姑娘寻找小王子的冒险经历展开。影片中,小姑娘被母亲所设计的按部就班的人生蓝图束缚着,却偶然结识了一位古怪的邻居老头,读到了他笔下关于小王子的故事。
虽然自己喜欢的《小王子》原著里的故事被压缩到了短短30分钟左右,但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的胡雪很认同这一改编,在她看来,《小王子》是法语科班出身的她再也熟悉不过的作品,但电影却带给了她不一样的体验:“导演安排得很精巧,把《小王子》故事里的道理和小姑娘成长中会遇到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我在观看的时候心情也跟着小姑娘一样起伏。”她没想到这个早已熟读的故事搬上屏幕,会依然让她泪流满面。
杨帆也承认,按照好莱坞模式操作的这部电影无疑会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原著中的一些质感也在电影中有所丧失,“但它不失时机地出现,算是一种提醒,提醒我们最初的梦想和最真挚的情感,这就够了。”
“这种类型的电影都是电影市场上稳定的力量,原来就在特定年龄段的人群中有重要的影响力,再加上情节有故事性,耳熟能详,若再加以改变,都会形成长期、长久的观影市场。”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
除了小说《小王子》原有的粉丝外,不少新粉丝的加入也为这部电影票房的走红贡献良多。在一般人的概念中,低幼化是童话的一大特征,然而在《小王子》上映时不少观众都是一家三口齐上阵,成人和孩子可以在两个互不干扰的层面上欣赏这部电影,都能从中获益。
“《小王子》中有许多复杂的隐喻,主题也比较宏大,比如爱情、友谊、死亡,这些小孩子当然理解不了。”“80后”爸爸岳鹏第一次接触《小王子》,却获得了不错的观影体验。对他而言,电影打动的是他的心灵,但他也注意到自己女儿看电影时的兴奋。
“电影很有想象力,一个外星人访问地球,再加上小王子与狐狸的友谊,这对孩子也是一种吸引力,也会让他们有所启发。”他说。
张颐武说,以《小王子》为代表的动画电影拉动了亲子观看的市场巨大消费潜力,“能够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这在中国电影行业尚未执行分级制度的今天无疑提升票房的一项利器。”
随着电影《小王子》而来的,还有周边产品的热卖。在京东的图书销量榜上,原著译本的排名从百名开外跻身前十,含有小王子元素的文具在淘宝热卖,而腾讯旗下的手机游戏《天天爱消除》更是和电影版《小王子》联手推出专属主题,让电影中的小王子带着小狐狸和玫瑰齐齐现身游戏……
《小王子》的力量这般之大,在作家周国平看来,与其背后承载的“童年”意象密不可分。“当我们在人生沙漠上跋涉时,童年就是藏在某个地方的一口井。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