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改革思维化解“学区房”之扰
■汪明
近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学区调整掀起波澜,本该顺理成章进入好学校的学区,因为纽约市教育局的一纸提案改变了这一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抱怨和质疑声。可见,“学区房”概念并非我国独有,围绕“学区房”所引发的公平之争也在其他国家出现。
尽管不同国家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展水平和均衡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对于大部分实施公立学校“就近入学”的国家而言,住所与入读学校有着直接对应关系,对应好学校的住所会受到追捧,因为受到追捧会导致房价走高。也正是在这一逻辑链条下,“学区房”的独特性得以确立。
同我们国家一样,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诸多国家也都存在“学区房”受追捧的现象:在美国,同样的两所房子,在好学区和差学区的价格相差甚远;英国房产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低迷,但“学区房”价格依然居高不下;加拿大许多城市都采取了对“学区房”征收更高地税的措施,但并没有改变“学区房”价格的上涨之势。
但“学区房”热度在不同国家会有一定差异,除了文化传统、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等原因之外,私立教育发育程度、公立教育的均衡程度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一个国家的私立教育比较发达,私立学校可以成为家长“择校”的一个重要途径,家长完全可以把买“学区房”的钱用来上好的私立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讲,买房与接受优质教育又似乎没有必然联系。同样,如果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均衡程度较高、公立学校之间差距较小,这些国家的“学区房”热度也会相应降低,甚至可以免受其扰。但不得不承认,再均衡的义务教育,公立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也还会有差距,这也就不难理解尽管公立学校差距较小,这些国家难免还会受到“学区房”的困扰。
此次纽约布鲁克林的学区调整风波,显然与当地的第307学校和第8学校存在质量差距相关。据了解,在今年纽约州公立学校共同核心标准考核中,第8学校有64%的学生阅读达标,而第307学校的同项达标率只有12%,仅此一项足见两校的差距所在。然而,家庭经济条件状况好,能够购买得起“学区房”,孩子就能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学区房”与教育不平等的相关性问题,也引发了美国社会的更多关注。
公立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存在差距,是“学区房”受到追捧的根源所在,因而化解“学区房”困扰还须从推进公立学校的深层次改革入手,美国社会也就此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和建议,包括鼓励优秀教师到需要帮助的学校任教、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领域等。其中,推进公立特许学校的发展无疑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尽管公立特许学校的发展也历经波折,但很多特许学校开设在公立教育比较薄弱的城市社区,对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缩小公立学校之间办学差距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就近入学”政策的持续推进,特别是一些传统“择校”方式变得不再可行,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学区房”,导致一些特大城市的“学区房”价格飞涨,动辄一平方米几十万元的价格令人咋舌。“学区房”价格的不断上涨,除了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之外,有关公平的争议也随之而来。要想从源头上化解“学区房”困扰,迫切需要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公办学校之间差距入手。而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各地开展了包括“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在内的诸多改革尝试,力求通过名校与薄弱校的捆绑发展、资源共享,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虽然缩小校际差距是化解“学区房”困扰的治本之策,但它将经历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寄希望于在短时间内缩小校际差距并不现实。
当前,化解“学区房”困扰,还要辅之于一些其他改革手段。比如,通过促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发展,为家长和学生畅通合法的“择校”途径;通过推动义务教育招生方式改革,实施多校划片、随机派位,打破只有购买“学区房”才能入读优质学校的制度安排,等等。也只有做到多措并举,“学区房”困扰才能真正得以化解。(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