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教育9月30日电 时间,如果从1938年说起,“中国”一词在她生命中已经念了77年;光阴,如果从1946年算起,中国这片热土已经与她相伴了69年;岁月,如果再从1975年记起,“中国人”这个身份融入她的血脉已经整整40年。
每年的国庆节前夕,一位耄耋老人总会小心翼翼地从柜子中取出一面珍藏半个多世纪的五星红旗,那双饱经风霜的手在叠得整整齐齐的旗面上摸了又摸,随后,她蹒跚着脚步,把那面依旧鲜艳、没有一丝褶皱的国旗颤抖着挂在自己家的门口。
如今90岁高龄的她将要第66次挂起这面国旗,“我这面小国旗一直跟着我,都六十多年了,每一年国庆我都要把它拿出来见见太阳。”这面在1949年9月30日购买的国旗,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一个国庆日,始终固定不变地飘扬在这位老太太的家门口。
“后来日子好了,孩子们看见院里人家挂的国旗都是绸子的,颜色鲜艳又好看,要买个新的。我一直不舍得换,我就要挂这面,它见证了我在中国的成长。”
阳光下,鲜红的国旗在她满头银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漂亮。
这个地地道道的“老开封”拥有着一双澄澈的蓝眼睛,她是河南大学的“洋教授”,却也是一名实实在在的中国人。她就是全国“十大功勋外教”、河南大学终身名誉教授吴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