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健康课堂”激活“一‘港’春水”
2015-09-23 09:06:00
 

  原标题:“健康课堂”激活“一‘港’春水”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多么熟悉的课文,在笔者的记忆中,老一辈的老师们站在讲台上,捧着书和孩子们一字一句地朗读。而这里的老师,却是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中进一步认识。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公园,采摘、介绍树叶,闻花香,看着碧空如洗,大雁南飞……

  这是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市府路小学的一节“双动”(主动学习、生动发展)语文课堂,是该区“健康课堂”探索中的一个缩影。“双动课堂”的背后,隐藏着该区课堂改革发展路径的悄然变轨。

  布局: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设计”

  湖北8强县市区、5强城区、新课改实验区……4年前,尽管黄石港区教育光环很多,但在教改中只是小打小闹的探索,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还很远。

  2012年3月,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建设健康课堂的研究与实验》总课题在黄石开题。对此,黄石港区政府部门、教育部门高度重视,提出要在全区整体推进“健康课堂”实验。

  借“课改”的东风,吹响“健康”的号角,让素质教育真正走进校园、走向课堂。由此,“健康课堂”之帆在黄石港破浪启航。

  说起“健康课堂”,黄石港区教育部门领导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健康课堂”是指根据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优化课堂环境、变革课堂活动,改进课堂管理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快乐成长的课堂。

  因此,黄石港区教育部门着眼长远,整体布局,逐步确立了以“顶层设计、行政推动、专家引领、以校为主,逐步推开”为工作思路,计划从2012年到2015年三年时间,在全区16所中小学整体推进“健康课堂”实验工作。

  在行政推动上,由区主管教育领导和区教育部门领导亲自挂帅,并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区教研室主任柯愈林带领教研室全员跟进,并成立了七个课题中心小组,分不同层面引领学校开展研究行动。

  2012年4月,区课题组织各校做好课题论证及实施方案,并先后派出60余人赴洋思、东庐、昌乐等学校,考察、学习全国教育改革先进经验。

  很快,全区16所中小学围绕“健康课堂”的内涵提出了自己的子课题:十五中的子课题是“新课程分层目标教与学研究”,江北学校的子课题是“‘导学·合作·展示’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运用”,楠竹林小学的子课题是“‘探·议、评’健康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山小学的子课题是“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等等。

  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设计”,黄石港区各校相继成立了“行政推动”和“课题研究”两个小组,开始实施全区整体推进“健康课堂”的计划。

  探索:

  从“知识培养”到“能力培养”

  “建设‘健康课堂’是一件非常庞大、复杂、艰巨的事情,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型,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湖北省教育部门领导、“健康课堂”总课题组组长黄俭认为。

  因此,开题之后,黄石港区课题组多次采取教学论坛、课题汇报会等各种形式的培训,引领教师打破传统模式,更新观念,领悟“健康课堂”内涵,提升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稻草人》是小学六年级的一篇语文课文,讲的是当肉虫吃稻子时,守稻田的稻草人爱莫能助。等到稻穗被吃光,农妇才急得捶胸跺脚,放声大哭,稻草人顿时倒在田地中间……

  讲授这篇课文时,中山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李小芳在“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发挥想象,故事接龙,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农妇的眼泪感动了天神,化着雨露,杀死了虫子!”“第一个稻草人倒下了,第二个稻草人又站起来了……”全班36名学生,有36种不同的故事结尾,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善良爱心。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把教材当成权威,而在“健康课堂”中,该区教师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并鼓励学生对教材进行质疑。

  在《倒影》这篇课文中,作者将湖面摇动的倒影,比喻成一幅画。讲这篇课文时,市府路小学刘莉老师的班上有位女生提出:“这个比喻不准确,画应是静态的,而倒影是动态的,不能叫‘画’。”刘老师十分赞赏该生“叫板”教材的勇气,便撰写了《<倒影>的思考》一文,发到论坛,得到了很多老师和网友的肯定。

  在“健康课堂”的探索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力提升,有的学生甚至把老师“赶下”了讲台,自己登台“主讲”。

  《宇宙奥秘》是六年级的一节科学课文,在讲这节课时,广场路小学汪细强老师十分注重技巧。他准备先让学生看教材,收集月球资料,再为学生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探索扑朔迷离的科学疑云。

  谁知这时,台下一名小男生突然自告奋勇走上讲台,“客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宇宙的奥秘。月球,火星,太阳系……20分钟的时间里,他带着“学习伙伴”做了一次宇宙探索旅游,知识面之广,更是让汪老师惊叹不已。

  突破:

  从“班级课堂”到“社会课堂”

  “一根根普通的筷子,能做成什么呢?”在广场路小学的“筷”乐课堂上,张学辉老师让学生们展开构想,画出图纸,分组制作。于是,学生们做出了宅院、亭子、桥梁等“建筑物”。其中一个小组的作品——“正双城”,对每个细节都精益求精,显得宏伟而大气。

  让校园变成乐园,让自然变成校园,这是黄石港区课堂改革的目标。在多次“健康课堂”校长论坛上,就课堂延伸与突破,专家和校长进行了探讨。探讨声中,铜墙铁壁般的“班级课堂”堡垒,在一步一步被突破,广场路的“筷”乐课成了探索的典范。

  “从‘传统课堂’到‘特色课堂’,这是对‘健康课堂’内涵的一种探索、突破与延伸。”该区教育部门领导认为,传统的班级课堂,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更难以承载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责任。

  如今,在黄石港区的16所中小学,人人有特长,班班有特点,校校有特色,学子抱“团”发展,延伸的“课堂”成了该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英才学校,就有书法班、绘画班、舞蹈班、国际象棋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特色课堂”。

  “建立实验基地,是建设健康课堂的必然途径。”湖北省教育部门领导认为,以一至两个县市作为实验基地,研制实验计划,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年级、各个学科开展健康课堂的实验。

  以黄俭的理论为指导,每到春季,江北学校组织学生去与黄石一江之隔的浠水县散花镇田间劳动,让学生们体会到了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中“粒粒皆辛苦”的含义。英才学校组织学生去大冶市沼山赏桃花,寻找与桃花有关的古诗,并描写赏花场景,在学习中成长。

  变化:

  从“被动学习”到“快乐学习”

  三次校长论坛、十次外出学习、近百次研讨讲座……三年多时间的区域整体推进与探究,“健康课堂”在黄石港区16所中小学生根、发芽,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也带来了可圈可点的变化。

  首先是师生地位发生了变化。以往的课堂,注重师道尊严,而现在,老师卸下了威严的面孔,与学生成了和谐、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实现了教学相长。“我校的课堂充满了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营造了一种能促进学生自由、自主、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创设一个动态、鲜活的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黄石八中校长郭茂荣这样说。

  其次是学生素质得到了提升。“健康课堂”是着眼于人的培养,包括身心、素质、人格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以前,该区的学生素质状况参差不齐,有的娇生惯养,有的任性、自私,而在经历“健康课堂”的洗礼后,变成了师长眼中勤奋、好学、懂事的好孩子。这种变化,得益于市府路小学的“小善大爱”、沈家营小学的“生命教育”、武汉路小学的“经典国学”、中山小学的“书香校园”、十五中的“礼仪教育”等校园文化的熏陶。

  谈起“健康课堂”带来的变化,该区武黄路小学校长张坤山感慨地说:“推进课堂改革以来,我们这所薄弱学校变得厚重起来,靓丽起来,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少了,聊天的老师也忙着‘充电’了。”

  “黄石港区的‘健康课堂’,用高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回归‘生态’,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去年底,湖北省“健康课堂”总课题组19位专家深入黄石港区16所中小学听课、点评,并对该区“健康课堂”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实行‘健康课堂’后,我们更加注重突破和创新,不让开放的课堂流于形式。”黄石港区教育部门领导表示,未来3年,该区将进一步推进全区“健康课堂”的纵深发展,让它在探索、实践、打磨、提升、推广中走向常态。黄石港区教育部门领导表示,以后继续推进“健康课堂”探索,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以一剂科学合理的“营养配方”,哺育着黄石港区2.5万学子健康成长。

  “健康课堂”就像一面旗帜、一盏导航灯,正在引领着黄石港区的课堂改革渐渐进入佳境。

  (彭祖法 石锡重 汪新春)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