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中职数学课堂“相看两厌”为哪般
2015-07-09 09:03:00
 

  原标题:中职数学课堂“相看两厌”为哪般

  ■尹玉辉

  “请后面说话的同学像中间打牌的同学一样,安静一点。那样就不会吵到前面睡觉的同学了。”乍听这个绕口的笑话,先是大笑,后是感慨,接着便是无奈和沉思。

  这个笑话用来描述当前某些学校的中职数学课堂秩序,实在太贴切了。现在的数学公共课,一定程度上存在学生上课玩手机、睡觉、讲小话、看小说等现象,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挫伤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职业尊严感。造成当前数学课堂现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是学生群体的“聚集性”,造成学习风气不良,波及数学课堂。在当前我国中考“职普大体相当”政策贯彻和家长对高学历教育的狂热追求下,中等职业教育已经从最初的精英式教育没落为弱势群体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居多,整体水平不容乐观。学生普遍具有不良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对老师、知识不尊重,课前不预习,课后不练习;二是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家庭关怀缺失等系列问题。根据2013年对北京5所中职学校2500份的问卷调研结果,从家庭人均收入来看,尽管有69%的中职学生居住在城区,但是有43%的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家庭收入低的学生占比明显高于正常的北京市家庭收入分布比例。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来看,40%的学生父亲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受教育程度低的比例比较高。从而,中职学生总体家庭社会地位比较低,家长忙于生计或是出于自身教育水平,难以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学校生活指导,缺乏与孩子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家长对孩子成长无力管教、无心管教。这一群体的聚集,使得示范效应缺失。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基础差、分数低、理解能力差,课前预习不够,课后练习不够,最终变“数学”为“天书”。

  二是数学公共课的设计与专业结合度不够,造成学生对其重视度不够。当前的数学课程设计以数学学科体系为框架,注重学科自身的循序渐进逻辑体系,但缺乏与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仅仅是讲解内容的深浅区分,甚至是“以不变应万变”,所有的专业一样的教材。这种课程设计让学生误认为数学学习对其专业发展无用,进而失去学习积极性。

  三是数学课自身的“枯燥性”,容易造成学生“畏数学”。在中职学校,数学是三大基础课之一,作为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涉及学生面广且难度大。数学课是一门以理解为主、注重逻辑思维、抽象性思维训练的课程,学好数学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练习,作为基本功训练,方能登堂入室,理解基本概念、定理,做到活学活用。因此,从教学本身而言,需要学生课前预习,课上认真,课后保证练习时间。相对于语文和英语而言,数学是一门入门难、提高难的枯燥学科,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成为数学学困生。

  当前中职数学课堂“杂乱”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当前中职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及一系列的数学学习管理工作陷入困境,极大地打击了中职数学教师的职业尊严,使得数学公共课教学陷入师生“相看两厌”的境地。

  改变中职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困境,首先要结合中职生当前的群体特性,从数学教材编写入手,增加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与个人的专业所学是相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从数学教学设计深入,增加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领略数学严格的推理逻辑美。

  其次,要加强中职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培训,使得数学教师能够结合所教学生的专业课课程内容,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课程教学,加大专业应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专业课的应用之美。

  再其次,重新定位数学学科,加大数学课程改革力度,做到“学生有差异,教学有层次”。数学对学生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学生在学校学的数学知识,毕业后若没什么机会去用,不到一两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却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数学教学要摒弃短视的功利性,从人才能力培养的角度,激发学生兴趣,增加数学教学选修内容,让有数学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能“人尽其才”。

  数学课作为一门以思维训练为主的课程,其基础好坏直接决定学生的未来发展能力。关注中职数学教学,改变当前数学教学现状,应成为中职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

  (作者单位:中国教学科学研究院)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