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调查:你愿意做高级蓝领吗?"面子"很重要?
2015-07-06 10:59:37
 

  拜大师当学徒 能否走出“大国工匠”?

  成都试点现代“学徒制”           

  不久前,中央媒体报道了高级技师宁允展的故事:他负责高铁列车定位臂的手工研磨工序,留给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左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

  许多人不解,先进制造业领域已有3D打印技术、高端数控机床,还需要手工研磨吗?解放军5719厂职工张永光说:“无论多么精致的机械也赶不上灵活的双手,有些硬脆材料还只能靠手来研磨。”他也是一位技能大师,经他手研磨的“模子”光滑如镜。

  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像他们那样的双手太少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需要极致的工匠精神。

  59岁的张永光,即将迎来一批十六七岁的“学徒”。他们从高职院校选拔而出,将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跟随大师学艺。

  “学徒制”能否为制造业培养出高端技能人才,甚至从中诞生“大国工匠”?对于学徒而言,大师的影响力是否真能改变他们职业生涯的起点?

  职业教育“小众化”的另一面

  张永光的这批徒弟,来自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系主任丁天霞并不是第一次接触“学徒制”概念,相反,她此前“操盘”过一次。

  三年前,一家磨具公司找到她,希望从招生环节开始,介入到“学徒”的培养。“与传统职业教育培养不同,上述合作尝试让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到实训工厂中学习。”丁天霞说,企业的技师每周进行考评,毕业时,最终从30个学生中选走了20多人作为员工。

  但据成都市经信委人事处调研,许多职业院校更愿意接受企业向学校提供资助、向学生提供实习物资等单向校企合作形式,作为人才最终使用者的企业,许多尚还游离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边缘。

  另外一件事,则深深刺激了丁天霞,让她下决心探索真正的“学徒制”。一家企业愿出10万元让学院培养出符合要求的高级技能人才,丁天霞“懂行”,这个开价说起来不算高。

  “但是,当前职业教育是批量式培养,像是做金字塔的塔底,多数毕业生能够适应普通工种,但那种站在塔顶乃至塔尖的人才,难以单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

  解决问题,又要回到需求方。企业在生产设备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且拥有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的师傅,可以与学校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惠互利、互补互促的人才共同培养模式。

  最现实的路径,无疑是发挥工厂老师傅传帮带的作用,在实战中手把手向学生徒弟传授技艺。“这更像是对技能精英的培养,目标是培育大国工匠。”王珏翎说。


编辑:小微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来源 | 四川在线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