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普职大体相当剥夺了学生上普高的权利吗
2015-07-02 09:04:00
 

  原标题:普职大体相当剥夺了学生上普高的权利吗

  ■张健

  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工程,并坚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战略布局,职业教育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建立,职业教育服务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能力显著提升。

  但是,普职大体相当的方针也受到一些质疑。有观点认为,普职大体相当剥夺了部分学生上普高的权利,不能体现教育公平。不过,笔者认为,人们要求上普高、考大学的愿望可以理解,但盲目上普高、过分扩大普高规模、教育结构不合理,既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人的发展,更不利于教育公平,有些模糊观念有必要进行澄清。

  盲目扩大普高规模会产生教育的误导。每年高考季,一些地方的媒体总是会报道本地高考录取率攀升情况,以体现政府在教育民生方面做出的努力,给社会和百姓做出交代,这可以理解,不过,如果过分渲染高考升学业绩,而不是客观全面地分析实际情况,会对社会产生不必要的信息误导,加剧虚高的普高热度,不利于整个教育结构的优化和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最佳教育途径的选择。

  从高等教育大省江苏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考报名人数2012年为47.4万人,2013年降至44.86万人,2014年为42.57万人,到今年已不足40万人。本专科录取率2012年83%,2013年85%,2014年89%,今年将达到91.1%。不过,即使是高考录取率超过90%,每年仍有四五万考生考不上任何大学,能考上本科的也就只有一半,考上本一的只有更小的比例。在这样的背景下,扩大普通高中规模,从考生中考成绩来看,增加的都是普高尾端学生,扩大普高招生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如果盲目满足学生上普高的需求,学生考不上称心如意的大学,就业又无职业技能,无异于空头支票,于社会于考生个人都无益,更谈不上教育公平。加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即使考上大学就业也不容乐观。

  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人才分类发展。人们盲目追挤普高,有信息误导的原因,也有对职业教育不了解的原因,认为上职业学校没有发展空间,这也是误解。实际上,一方面,由于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经费投入力度大,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先进技术和实训装备不断得到应用,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另一方面,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很大,国家加快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进程,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高职、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等各层次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已经不是过去单一的中职格局,上职业学校同样有升学机会,而且通过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进一步加强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培养的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强。

  从江苏来看,2014年,普通高校单独招收中职毕业生26751人,其中本科6097人,高职院校注册入学的中职毕业生12960人,职校生升入本专科高等学校的比例为11.5%,升入本科的比例为1.8%;另外,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94项,招生4550人,专科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86项,招生4300人,专科高职与本科联合培养8项,招生400人。尽管升学比例总体上还有待提升,但职业教育继续升学的渠道已经建立起来,学生升学完全没有必要一定要上普高。

  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是多样的。人们盲目追挤普高,往往是家长意愿,也有面子观点在作祟,认为只有上普高有面子。其实,孩子最清楚自身情况,家长勉强要孩子上普高,往往效果适得其反。

  最近,常州市对4所初中的770名初三学生的升学需求做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1%的学生首先选择上职业学校,这些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兴趣、需求做出的客观理性的选择。一部分学生即使上了普高,由于对传统课堂模式的应试型学习不能适应,学习的心理压力很大,一学期或一学年后转向职业学校的案例也不少。事实上,人的兴趣和专长各有不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教育途径,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效。经过分析,适合普高传统知识型应试型学习的学生比例大体在30%左右,更多的学生更适合技术型技能型学习和发展方式。这实际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教育公平的理念。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来看,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也都在50%以上。因此,我国按照人才类型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普职大体相当是合理的,符合国情的,有科学依据,满足上高中需求以体现公平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

  (作者为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副调研员)


编辑:小微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