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师生关系不能在“朋友圈”里转圈
■刘楚汉
就职于西部某高校的年轻教师曾强下决心逃离微信朋友圈,他说:“逃离朋友圈是希望渐渐回归到较为冷静、理性的师生关系,不要把时间碎片化并消耗在社交媒体的热闹之中,更多地通过面对面或者邮件等形式增加学术上的讨论和交流。作为老师,我们要自律,学生也要自控,朋友圈让老师和学生成为了朋友,但融洽的师生关系不能总靠朋友圈。”(《中国青年报》6月29日)
现在的大学里,师生互为“好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通过愈来愈发达的社交工具,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通过微信“朋友圈”向学生推送阅读素材,回答学生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在不少教师看来,“朋友圈”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形象更加真实。然而当“朋友圈”经历了一个火热阶段之后,也有教师发现,“朋友圈”缺乏内在的、深入的交流,师生关系表面近了实则远了。
客观来讲,能够勇于发出“逃离”声音的老师,应该属于认真对待学生和教学,真正希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群体。但其实所谓逃离“朋友圈”,本质上是个伪命题。新技术的发展不可阻挡,本来在社交媒体上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非得让学生走到面前来呢?网络已经对大学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慕课、翻转课堂正在成为最热门的校园词汇,课堂教学这个大学最重要的元素都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何况师生关系呢?人为地拒绝新生事物,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
但是,这并不代表笔者乐于充当“朋友圈”的“粉丝”。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朋友,这些朋友可能是同学、是同事,也可能纯粹是生活中的朋友,他们都是我的朋友,但实际上并不属于同一个群体。他们之间未必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并非朋友。微信“朋友圈”把他们简单地聚集在一起,也就意味着“朋友圈”中的交流更多只能浮于表面。否则,很容易造成“朋友圈”内不同群体间的冲突。有老师抱怨“朋友圈”中的私人文字被学生晒到公共网络上“吐槽”,原因正在于此——也许那些文字同事间可以交流,但并不适合展示给学生。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安全距离,人与人之间一旦越过安全距离,对方便会产生某种不适感。其实在社交媒体上也是一样。微信“朋友圈”说到底是带有某些私人属性的,把不适合向全体“朋友”展示的内容放到“朋友圈”中,某种意义上就是向别人敞开了自己的私人领域,别人自然可能会对你产生压迫感。所以希望通过“朋友圈”与学生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没有错,但如果无视“学生朋友”和其他朋友间的区别,完全采用同样的交流方式与学生交流,其实从开始就走入了误区,出现后来的不适乃至产生逃离的念头也就不奇怪了。
说到底,社交媒体是种交流方式,它应该成为师生传统交流方式的补充,而并非与传统对立。师生间可以是朋友关系,但其有别于普通朋友关系的根本不同,在于其应该建立在因学术探讨、思想交流以及互相帮助而产生的尊重、信任等基础之上,而并非简单点赞,甚至无原则地点赞。现代师生关系无须回避“朋友圈”,但却不能止于“朋友圈”。与其在产生不适之后逃离“朋友圈”,倒不如认真反思该如何通过这些新型方式,建立起更加理性、真诚和融洽的现代师生关系。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